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见方文山

(2009-03-29 21:24: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周五,方文山在湖南卫视,参加快乐大本营,思忖长沙离武汉较近,便坐火车赶来,专程与我晤面,其情可感,让人受宠若惊。上次我在东湖边的“水一方”请他吃饭,水天一色,沙鸥点点的景致,依然历历。一晃半年过去了。

 

为了避免方文山舟车劳顿,我决定在酒店接风。先定了“菊花厅”包房,想取菊花台的美意,不料陈设殊不满意,遂转为“杏花厅”。不知方文山能否写一曲“杏花村”,点染几笔悠闲的田园雅趣?正想着,我的同事,市场部的小钱姑娘便领着他们进来了。还是那个低调谦逊的方文山,还有那个略带羞涩的高个子谢助理。

 

这次武汉之行,纯粹私人聚会,没有采访,签售等各类奔波,所以气氛轻松。天南海北地聊,无拘无束。方文山头一天在长沙,工作至凌晨,第二天又要赶往上海,四处奔忙。我自己经常出差,饱受紧密日程之苦,便推己及人,把方文山的武汉之行,安排成休整调养的驿站。下午3点半到,在酒店休息,晚上6点半我请吃饭,之后继续在酒店休息,第二天11点离开。在气温骤降,凄风苦雨的武汉,好不惬意。谢助理很满意,说以后在内地出差,每逢日程紧张,身体疲乏,定会来武汉休养生息。

 

我们聊起方文山带给我的一瓶金门产二锅头。金门二锅头?想必是当年金门守军里的北方人思乡心切,借酒浇愁的产物。餐厅里的服务员却借此确定了自己的猜想,盯着这个扎着头巾,蓄着goaty胡的台湾人,认出了方文山,开始窃窃私语,不断有其他服务员借故进来,擦个餐盘什么的,脸上带着会意莫测,又强压兴奋的微笑。

 

当然这次晤面的主题,还是方文山中国风歌词英译的大计。上次兴之所至谈及,之后一直联系不断。方文山觉得需要和我当面谈谈出书的形式。出版社的要求太过严谨苛刻,让人局促。的确如此,我最怵命题作文,嫌拘谨,无从发挥,影响随意挥洒。在这一点上,我和方文山一拍即合。他也有同感,比如应邀写专栏,压力重重,时刻惴惴不安。所以当即谈定,由我来选歌词翻译,然后写点随感,体裁不限,天马行空。正和我意。

 

只是时间紧迫。我还有另一本的歌词英译,迫在眉睫。我生性疏懒,又碰巧多读了几本闲书,自惭形秽,如没有压力催逼,决心五十岁以前,不著不述。如今只得抖擞精神,放弃闲散阅读,勤奋一些才是正经。谈笑甚欢之后,方文山意犹未尽,邀我上楼去房间看他此次收集的一些车牌。我闻所未闻这类收藏,眼见才叹为观止。都是些民国或几十年前的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车牌,全国各地的都有,有的锈迹斑斑,仿佛浸润过骆驼祥子们腾腾的热汗。方文山站在一边,张罗着打开房间内所有灯光,抱怨其缺乏博物馆的灯光效果,一脸遗憾,满心欢喜。

 

我说,以后再去古旧市场的时候,得留个心眼,帮方文山收集一点车牌,让他这满满铺了一桌子的藏品,更添新欢。方文山也提出,在台湾帮我淘淘民国时期的大中小学国文,以及英文课本。那可是我自己近年来踏破铁鞋,出入古玩市场的旧爱。

 

都是恋旧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想飞
后一篇:清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