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谈 |
4月份,我们和武汉大学法学院一起,在湖北省未成年人管教所建立援助基地。那天的所历所见,震撼人心。4月22日的《中国青年报》曾作报道。我也写了一篇《少管所心痛之旅》(http://blog.sina.com.cn/u/4c01689c010008bj),把痛怀诉诸笔端,引起朋友们关注。
上图是我代表学校向孩子们讲话,满目低垂躲闪的眼神。我说,“请大家打开心灵,接受我们作你们的朋友,用英语打开铁窗,让外面的世界豁然开朗。。。。。。”
一个月过去了。已有两批志愿者老师圆满完成支教,并写下心灵日记。结束教学后,老师们失声痛哭,割舍不下那些孩子。他们尽管失足,却渴望学习。老师们不敢回望,那里有太多的青涩眼神,哀哀恋恋。中间隔着冰冷铁窗。
第一批的解琪老师有感而发,写成文章,曾登载在武汉新东方网站上。文章结尾写到,
“最后一堂课,我们都上得特别卖力,尽管有几位老师的嗓子已经濒临嘶哑,但是声音并没有降低半分,仿佛要穷极一身的气力。结束了,孩子们齐刷刷地站起来,我们相视无语。我重复了三遍,下课吧。仍然没有动静,他们只是静静地望着我,我的心被狠狠地揪成一团,疼痛无以复加。我何尝不明白他们的不舍,因为我也有相同的不舍,可是我却不能哭,因为他们是我的学生,我应该去爱,去尊重,去信任,去教育的学生,而不是去同情,去怜悯的弱者。所以我唱了一首歌送给他们,用我平生最大的力气勇敢地,坚定地,微笑着唱完了《勇气》。
然后有孩子说,老师你们能常来吗?老师你们要常来啊,老师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们的,老师我们以后还去上你们的课,老师,再见了……
三天的课堂弹指间结束,学员们整齐地起立,排队,报数,离开教室。我跟在后面,看着这些年轻瘦弱的身影,心里有娑娑的眼泪飘落。我们的爱,能温暖他们多久,他们的心,又能柔软多久。在这座坚硬的城市里,有多少颗心慢慢走向冷漠,偏执,慢慢迷失方向,再艰难地找回方向。”
这次第二批老师的心灵日记,图文并茂。我删节转贴如下:
【心灵日记】靠近你,温暖我
。。。。。。
我们的到来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他们在窗户边张望,有些欣喜,有些期待,在这些关注的目光下,我们走进了教学楼。
这里的整个教学环境和其他学校无异。只是坐在里面的孩子,一样的装束,一样的灰色,显得比同龄的城市男孩要成熟粗糙些。。。。。。
起初有点不敢正视他们,反倒是他们的聪明和积极感染了我。所有的忐忑不安迅速逃离,我和他们很快融在一起。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高涨,原本以为对他们很难的知识,他们轻松掌握;原本以为会很长的课时也眨眼而过。
仅仅一节课下来,我们就在互相比较着各自班的学生,都争着说自己班的学生更乖些,更可爱些。先前的拘谨已完全被上课的兴奋所替代,大家都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在这样特殊的课堂上,老师们激情依旧
。。。。。。
最后一节课终了,孩子们不愿离去,坚持以歌声作别——《菊花台》。歌声响起的一刹,鼻子有点酸。歌声厚实得让人温暖,站在讲台上,我不得不把黑板擦了又擦,讲台抹了又抹,以掩饰那即将滴落的泪珠。
起身,鞠躬,他们依依不舍。目送他们的背影,突然发现被温暖的已不只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