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心理落差

(2009-06-08 12:54:36)
标签:

养生

落差

自知之明

糖尿病患者

健康

分类: 博主文集

感悟心理落差

 

得了糖尿病,很多患者总会拿自己与周围的人相比,感叹生活的不幸,唏嘘命运的不公。实际上,面对落差,拥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学会荣辱皆泰然,其实就是一种正视自己和他人的最好的处世方式。

 

面对今后与糖尿病相伴的人生,你会做何选择?是怨天尤人,轻言放弃,还是坦然处之,知难而上?在此,心理专家也给出了回应心理落差的建议。

 

让生活更加充实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王大华认为,糖尿病患者出现巨大的心理落差是很正常的。他们虽然也知道不应该与周围人的相比,但实际上这种社会比较是免不了的。如何避免反复去与别人比较,可能还需要多安排一些日常互动,让患者的生活充实起来,让其感觉自己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可能会弥补一些心理上的缺憾。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谈到,“生之享受包括许多东西:我们本身的享受,家庭生活的享受,树木、花朵、云霞、溪流、瀑布,以及大自然的形形色色,都足以称为享受,此外又有诗歌、艺术、沉思、友情、谈天、读书等的享受,后者的这些都是心灵交流的不同表现。”找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培养一种让自己投入的爱好,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都可以为原本平淡空泛的生活平添一抹亮色。

 

经济条件、医疗条件差别?

说到经济条件、医疗条件的差异,也会对患者心理造成某些影响。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时,可能会接触到不同经济水平的病友。看着他人的各方面条件都比自己优越,肯定会觉得心里不平衡。实际上,把治病效果的好坏完全看成是由经济条件决定,这对治疗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需要从心理方面进行调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糖尿病控制得好与坏,与心态的调整有一定关系。要想很好地控制糖尿病,应尽量避免负性的想法,多看一些我能做什么,别总是盯着自己做不到什么。要多看看自己有了什么”。

 

知足,所以长乐

人们常说,知足常乐。专家认为,这也是正视落差,调节心态的一种好方法,“知足常乐实际上就是心理调节的一种体现。比较容易知足,不太奢求经济上、物质上的享受,比较容易知足的话,就不会太容易大喜大悲,会比较开心,活的比较舒坦,人会过得比较轻松”。

著名节目主持人鲁豫始终认为,“快乐7分刚刚好”。她的观点是:要学会和情绪友好相处,给内心世界减噪、静音。戏剧大师李国修一直在台湾倡导“流眼泪运动”,要给自己创造一些流眼泪的机会,让情绪得以尽情宣泄。

 

拥有自知之明

面对疾病带来的心理落差,要想泰然处之,拥有自知之明就很重要。心理学治疗中,获得自知之明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了解自己在生活中的长处与短处;②清楚自己处理困难的得失;③明白自己行为的动机及预期的后果;④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⑤懂得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过去;⑥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情感表现。

正如一位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写的那样:面对人生落差,能够知足者常乐、坦然面对、真心直面、释然处之,是一种荣辱不惊、泰然处世的大智慧,是一种历经沧桑包容万物的优雅气度,是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高超修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