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隆兴寺游记

标签:
河北正定隆兴寺旅游 |
分类: 国内游记 |
摩尼殿:建于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为隆兴寺内现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最高的殿阁。殿平面呈十字形,四面正中设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建筑主体富于变化,主次分明,在我国现存宋代建筑中仅此一例。
三圣宝殿:隆兴寺是我国著名禅院之一,也是我国佛教寺院的典型代表,历史上曾僧侣云集,香火鼎盛,被誉为中国十大寺院之一。解放前,由于战火等历史原因,僧侣还俗或远走他乡,隆兴寺逐渐失去了寺院的佛教功能。此次隆兴寺(东院)进驻僧人开展佛事活动必将迅速扩大知名度,同时为恢复正定历史上佛教重镇地位和打造东方佛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转轮藏阁:是一座前出副阶、中设平座迥廊、青瓦中心,绿琉璃剪边的歇山顶三层楼阁式建筑。始建于北宋。
戒坛:供奉的明弘治六年(1493年)铸造的双面铜佛,像身相连,相背而坐,两侧是西方极乐教主阿弥陀佛和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这三佛构成了空间上的“横三世佛”,他们代表了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其中阿弥陀佛在中国的影响较大,“弥佛”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说他能接引念佛人往西方极乐净土,所以也叫他“接引佛”。
|
大悲阁:为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修建,是一个南北纵深规模宏大的宋代建筑群。寺院现存面积为8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整个建筑群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
千手观音:北宋开宝四年奉采太祖赵匡胤之命修铸的高21.3米的铜质千手观音像。与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并称为"河北四宝"。大悲阁内千手观音铸造于北宋开宝四年,全长30.49米。
毗卢殿:殿内正中供奉一尊铜铸毗卢佛像。“毗卢”是梵文“毗卢遮那”之略称,意思是“光明遍照”。毗卢佛是释迦牟尼得法身佛,这尊毗卢佛象高6.72米,三层莲座的千叶莲瓣上均铸有一座式小佛,形成“千佛绕毗卢”的格局。另有三层四面佛,共计12尊,每尊毗卢佛都头戴五佛冠,整尊佛像上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
石造像:隆兴寺龙腾苑内成列北朝石造像群
牌坊:正定隆兴寺三世中丞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