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是什么

(2016-02-25 17:20:53)
标签:

幸福

快乐

人生

生死

文化

分类: 网络心情

http://s9/bmiddle/001oh3T9zy6ZE7vKpuwe8&690

http://s15/bmiddle/001oh3T9zy6ZE7vMCtMde&690

http://s15/bmiddle/001oh3T9zy6ZE7vzLpc4e&690

http://s14/bmiddle/001oh3T9zy6ZE7vVjv79d&690

http://s6/bmiddle/001oh3T9zy6ZE7vVrhj65&690

http://s11/bmiddle/001oh3T9zy6ZE7vZ7T41a&690

晚上整理电脑,发现多年前写的书稿,是谈幸福的。早就忘记了还有这部书稿。2006年去北京做博士后时,晚上闲着无聊,在博客上写了几篇日志,有两篇谈到了幸福话题,一个做图书的朋友看了,觉得有点意思,就劝我多写几篇,可以凑出一本书。那几年,社会上充斥着狂躁之气,物欲横流,精神则惑乱不知归路。在那段时间,抑郁自杀事件迭出,仅北京就有富豪学者官员数人接连自杀。也就在那几年,探讨人生意义,讨论幸福含义,成为一时风气。在中关村图书大厦里,谈人生幸福的图书竟然排了三个书架,与幸福话题有关的电视剧也是收视率很高。我零零散散写了二十多篇,正准备拼凑出版时,央视百家讲坛有人讲幸福学,看了几期,讲的都是些励志的大话空话,再回头看我自己写的,虽角度稍不一样,但也没有多少深度,于是将书稿扔在一边,去做别的事了。过了两年,要开一门通选课,想起那个书稿,找出来翻了翻,开了一门《幸福学》课。讲了三年,选的人也很多,但越讲越觉得没底。幸福是什么?自己都没搞明白,怎好拿去乱讲?后来事情多,时间紧张,于是将《幸福学》课停开了,慢慢也就将书稿忘记了。

数年之后,再浏览书稿,不禁感慨万千。时过境迁,短短几年间,社会风气大变,如今大家都忙着升官赚钱,很少有人再谈幸福了。谈论人生、幸福之类的玄虚问题,会被笑话的。不如去干点实实在在的事,哪有比升官发财实在的事?同城有几个同学朋友,一开始十天半月聚会一次,喝喝茶,聊聊天,而聊天的话题,除了社会新闻,主要是一些人生感悟,谈得很投机,往往从下午聊到茶馆咖啡馆关门。到了后来,聚会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慢慢地也就很少聚了,聚会时也极少谈人生话题了,谈的都是很具体的事,比如投资赚钱,比如仕途升迁,比如商场官场情场的纠葛,谈着谈着,也就觉得索然无味,大家也就散了。

现在想来,不谈幸福,有两种可能:一是都幸福了,也就没有必要空谈了;一是根本没有什么幸福,即使有幸福这东西,也是需要物质支撑的。没有钱还要幸福,也不是不可能,但很不容易。一箪食一瓢饮,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而又能乐亦在其中,一般人很难做到,需要很高的修养境界。颜回的境界,连孔子都自叹弗如。如今,虽然很少有人谈幸福了,还是有人炫耀幸福,似乎没人注意没人羡慕,幸福也就没有了意义,幸福感也就会大打折扣。

中国古代没有幸福这个词,但有快乐,意思和今天说的幸福意思差不多,但还是有所区别。特别是古代文人学者说的是纯粹的精神之乐,而今天的幸福更多地与金钱物质纠缠在一起,实际上是快感。挣大把的钱,买别墅豪车,吃海参鲍鱼,纵欲狂欢,很有快感,但快感过后是倦厌,如同宿醉醒来之后的倦怠。没有得到是痛苦,得到了就厌倦,在痛苦和厌倦之间来回摇摆,于是抑郁,于是无聊,于是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刺激新的快感,才吸毒,才嫖妓,才通奸,才出轨。

人生有很多事,弄不明白,就谈不上幸福,最多和动物一样乐一乐。动物都有快感,都会快乐,吃饱了会打滚欢叫。真正的幸福应该类似于佛教中所说的极乐吧。那是要参悟的,参悟是需要智慧的。参悟了,钱少点也幸福,钱多了也幸福。大梦谁先觉,草堂春睡足,早晨醒来看到阳光透过窗纱,那种淡淡的喜悦接近幸福吧。人生要参的首先应该是生死问题。关于生死,孔子的一句话很有名: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意思是现世中实实在在的功名富贵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想那些虚无缥缈的事?中国人的想法都和孔子差不多,只看现世,只重眼前,所以孔子被后世奉为圣人,而中国也就没有了真正的宗教。

对生死的思考,实际上是很重要的。如果人死了有灵魂,有来生,有果报,不断轮回,今生就应该好好地活,好好地做人,多干有意义的事。没机会没条件做善事,也可以修身养性,静等来生。即使生活艰难,想到来生还有希望,也就忍受了。但是,如果人死如灰飞烟灭,没有灵魂,没有来生,就过这一世,那么纵欲狂欢,过把瘾就死,也许不是坏的活法。死亡到底是不是一件悲伤的事?不清楚。因为不知道死亡是生命的彻底终结,还是新旧生命的衔接转换。如有死后世界,死后世界是一片光明、无冬无夏的天堂呢,还是黑暗无光、严寒酷热的地府?即使知道花落了来年还会开,花叶凋零还是让人伤感的吧。人生常常被比作旅程,即使是漫游,也要有个大致的去处,去海南还是去西藏,去看浩瀚沙漠还是去原始森林。

造化弄人,雌雄男女,相互吸引,于是交媾,于是繁衍,一代代无穷尽。对于生,现代科学似乎知道点什么,比如染色体比如基因。但为什么是这样,还是莫名所以。动物克隆、植物转基因,离生命的奥秘还离得很远。至于死,人类更是一无所知。造物给人类设置了思想的界限了吧,只能思考生死之间的事。参透生死,就破解了造化,需要大智慧。多年前看一部电影叫《逃出克隆岛》,我们或许就是那些克隆人,逃出克隆岛,一切真相大白。但逃出人类设置的克隆岛容易,逃出造物设置的克隆岛很难,因为宇宙就是造物的大牢笼,而人类登个月球探个火星都不容易。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又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不思想,糊里糊涂也是一生,思想了,也许达不到悟的层次,但不会太糊涂了吧,也许达不到极乐的境界,但不会苦闷抑郁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玩玉令人心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