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野花啼鸟一般春

(2014-07-23 15:41:40)
标签:

睡觉

陈抟

修炼

参悟

文化

 
昨晚睡得晚了点,中午有点困乏,打了个瞌睡,醒来看窗外,天是黑的,刹那间还以为是早晨天还未亮,过了好一会才想起来是一个瞌睡从中午打到了天黑。由睡觉想到了希夷先生陈抟。从古到今,最能睡的人就是陈抟,据说陈抟经常一睡数天甚至数月,更离奇的说法是他可以不吃不喝睡三年。五代十国时期,狼奔豕突,烽烟四起,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陈抟懒得理会,只顾睡,睡醒了爬起来看看,还是乱,于是搔搔头,打了个呵欠,接着睡。后周世宗不信这个传说,就把陈抟召进宫中,想向陈抟请教天下之事,谁知陈抟倒头便睡,一觉就睡了一个多月,醒来就要走,临走还写了一首《对御歌》说睡觉的好处:“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铺地。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实正鼾睡。闲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北宋的宋太宗也曾将陈抟召入宫中,对陈抟很是尊敬,很是照顾,陈抟一睡就是一个多月。宋太宗很是讶异,想向他请教炼丹修仙之道,陈抟就劝他好好治国,别想那些没用的事。宋太宗本想封他个官做做,陈抟委婉地谢绝了,他写了一首诗说:“九重特降紫泥宣,才拙深居乐静缘。山色满庭供画障,松声万壑即琴弦。无心事录登台鼎,有意求仙到洞天。轩冕浮荣绝念虑,三峰只乞睡千年。”意思是啥都不想要,只想有个地方睡觉,最好是一睡千年不醒。
    陈抟的睡不是一般的睡,他的睡是通过睡来达到与世相忘的境界,是一种修炼,是成仙了道之妙方。他在一首诗中说:“至人本无梦,其梦乃游仙。真人本无睡,睡则浮云烟。炉里长存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睡可以忘却岁月变迁,可以超越尘世纷扰,致虚守静,复归大道。修玄无别法,只需冥心太无,归根结底是“冥心凝神”四个字,而冥心凝神最好的方法,一是睡,二是坐。睡可以体悟道的无为与虚空,而一旦参悟了空的要以,就会像庄子那样逍遥:“若得心空苦便无,有何生死有何拘。一朝脱下胎州袄,作个逍遥大丈夫。”陈抟认为睡亦有道,至人之睡与一般的世俗之睡不同:“凡人之睡也,先睡目,后睡心;吾之睡也,先睡心,后睡目。凡人之醒也,先醒心,后醒目;吾之醒也,先醒目,后醒心。心醒,因见心,乃见世;心睡,不见世,并不见心。吾尽付之无心也。睡无心,醒亦无心。”“凡人于梦处醒,故醒不醒;吾心于醒处梦,故梦不梦。对境莫任心,对心莫任境。如是已矣,焉知其他。”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收有陈抟的《睡功图》两幅,《洗髓经》中收了《陈希夷华山十二睡法总诀》。
    和睡关系密切的是呼吸,庄子在《大宗师》中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的呼吸不同于世俗之人,真人的呼吸很深沉。通过呼吸吐纳,数息闭气,可以达到神气相合,至静至定,鼻息微微,若有若无,乃至呼吸气息遍布毛窍之中,鼻中不觉气之出入,有如胎儿在母腹中不用口鼻呼吸一样,故名之为胎息。陈抟认为,“顺则人,逆则丹”,凡人顺应自然,就会一天天衰老,而修炼就是要与自然反着来,逆转自然,就可以逆转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四川安岳县的瑞云大般若洞洞顶上刻画有两个大“人”字,颠倒相依,据说就是陈抟所留,是陈抟内丹思想的图解。正的“人”字是顺行造化的太极图的简化,颠倒的“人”字是逆施成丹的无极图的简化。顺者为人情,逆者为道情。据说是吕洞宾所作的《真经歌》说:“顺则死,逆来活,往往教君寻不著。”明代的张三丰《无根树》说:“顺则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而胎息就是逆转自然之一法。与睡功相近的是坐功,坐功可用呼吸导引之术调理经络气血,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相比之下,坐的功效比不上睡,所以陈抟虽创打坐之法,但很少坐,只是睡。陈抟的修炼之道实际上是养生之术,所以陈抟很长寿,一种说法是陈抟活了118 岁,另一种说法是活了200 多岁。
    陈抟如果只会睡,就不会在活着时有那么大的影响,更不会传名后世。陈抟通儒释道三教之学,是个奇才。陈传尤精易经,有《正易心法注》,创立了先天《易》学。他绘制了《先天方圆图》,著名的阴阳鱼、太极图由此而来。他还绘制了《易龙图》,描绘天地自然之秩序,揭示造化之秘。据说陈抟将先天太极图传给种放,种放传给穆修,穆修传给李之才,李之才传给了邵雍。穆修将太极图传给周敦颐,周敦颐传给了程颢、程颐。也就是说,周敦颐的太极图和邵雍的先天象数之学都出自陈抟。没有陈抟,就没有后世的理学,没有理学就没有明代的心学,没有心学就没有明代中后期的思想启蒙,就没有近代思想的转折。没有陈抟,就没有后来的道教内丹学,没有内丹学,道教就会一直用铅汞炼丹,毒死很多很多人。总而言之,陈抟对《易》学的发展、理学的兴起、内丹的盛行、哲学观念的演化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元代的赵道一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说:“先生之道,窈乎其深而不可穷,恍惚其变而不可测,固将乘云气,骑日月,以游乎四海之外,岂与眩奇怪、尚诡谲、以欺世取誉者同年而语哉?”
    奇怪的是,号称集中华图书之大成的《四库全书》却没有收录陈抟的任何著作,有人说陈抟的思想为封建官方所不容,恐怕并非如此。一是陈抟的思想多是零碎的片段感悟,如禅宗的参悟,极少有系统的长篇大论,不能成书;二是陈抟是个真正的隐士,没有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想法,所以也就不想受累去写什么著作;更重要的一点是,陈抟在当时盛名广播的不是那些学问,而是他的相法术数,也就是算命预测,而这些东西很神秘,不能外传,也无法著书立说。据说陈抟在出游访道时,遇到了麻衣道者,从麻衣道者那里得到了《正易心法》四十二章,得到了《先天图》和《河图》《洛书》之诀,最最重要的是,麻衣道者将相法术数传给了陈抟,据说陈抟据以撰写了《人伦风鉴》《心相篇》等,但都没有流传,后世流行的《麻衣相法》《神相全编》《神相铁关刀》《紫微斗数》等命相书署名麻衣道者和陈抟,实际上都是假托。
    几个皇帝召见陈抟,对陈抟感兴趣,对陈抟那么毕恭毕敬的,主要就是因为陈抟有看命相预言的本事。后唐明宗亲自写信送给陈抟,请陈抟到宫中去,陈抟去了,后唐明宗对陈抟非常恭谨,赐号清虚处士,还赐给陈抟几名美丽的宫女,大概他认为美女是世界上最好的礼物了,但陈抟对女色不感兴趣,谢绝了,临别前还赋诗一首,请宫使转交唐明宗:“雪为肌体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到来。处士不生巫峡梦,空烦云雨下阳台。”后来,后周世宗也请陈抟,想让陈抟传授黄白之术,也就是炼丹术,又想让陈抟给他预测一下未来,能不能统一天下之类的,陈抟大概看出周世宗不像个坐江山的样子,懒得帮扶他,于是在宫中大睡一觉,睡醒了拍拍屁股走了。接着是宋太宗,宋太宗曾两次召见陈抟,对陈抟很尊敬,赐号希夷先生,还想给他官做。宋太宗之所以召见陈抟,有几个原因,一个是用陈抟来神化自己,一个是借陈抟来消除内心的疑虑。一个说法是,还在后周的时候,有一次陈抟偶遇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俩,一眼就看出这哥俩是帝王。另一个说法是,陈抟骑着白骡子去汴州,半路上听说赵匡胤登极做了皇帝,大笑不止,从骡子上掉了下来,还是笑:“天下于是定矣!”于是不去汴州了,上华山当了道士。赵匡胤听说这件事,召陈抟进朝,陈抟没有去。赵匡胤死了,赵光义继位,又想到了陈抟,召陈抟进宫,陈抟马上就去了,宋太宗很高兴,觉得自己很有面子,赐诗给陈抟说:“曾向前朝出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征召,总把三峰乞与君。”当时朝廷准备攻打河东,问陈抟,陈抟说不能打。第二次再问,陈抟说可以打,于是打,真的就胜了。宋太宗要立继承人,也问陈抟,要陈抟去给当时还是寿王的宋真宗相相面,陈抟到了寿王府,还没有进门就回来了,宋太宗问他咋回事,他回答说:“我看给寿王看大门的厮役都有将相之象,寿王可想而知是帝王之命。”后来宋真宗继位,陈抟已经去世了,宋真宗西祀汾阴的时候,还专门到云台观祭拜陈抟。有人考证说,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宋真宗的皇位是挨到的,是捡来的,因为宋太宗最喜欢的两个儿子都死了,再往下就是宋真宗了,而且宋真宗当寿王的时候,陈抟就已经去世了。果真如此的话,这个故事就是宋真宗让人传的,借陈抟神化自己,说自己命中注定是皇帝。陈抟从骡子上掉下来的故事也应该是宋太宗编的,神化自己和哥哥赵匡胤。但最重要的是神化他自己,所以后来就有了赵匡胤召陈抟而陈抟不去的说法,天下终归是赵光义的子孙的,赵匡胤命中注定只能做十多年皇帝,只能做一代皇帝。据说赵光义害死了哥哥赵匡胤,当上了皇帝,接着除掉了自己的兄弟和赵匡胤的几个儿子,他内心总有点不安,有点害怕,于是召陈抟进宫,陈抟说他是真龙天子,既然是真龙天子,杀几个人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就心安了。
    唐末五代是个乱世,政权更替,人人自危,性命朝不保夕,人生恍惚不定,沉浮起落自然会让人感慨人生如梦,到了北宋初年,很多人还是惊魂未定。就在那个时候,陈抟以其神奇的占卜预测之术声名远扬,人生无常,世事难测,所以才需要预测。凡是占卜预测命相风水等术流行的时候,就是没有规则或规则形同虚设的时候。就像今天,不少官员富商特信命相风水,就是因为其官位财富不是凭自己才干得来,不是自己勤劳而来,来得蹊跷,来得突然。意外得来,就怕意外失去;意外得来,还想意外得到更多。于是信风水,信命相,希望借助风水保住官运财运,而且世世代代传下去。但世事如转毂,风水轮流转,没有永远的风水,没有永远的富贵,更不要说所谓富贵云云,只是表面华丽而已,正如陈抟在一首诗歌中所说的: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