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大赛缺少良心和公平
(2010-10-14 18:11:33)
标签:
中国音乐大赛不公平杂谈 |
打开报纸,忽然发现我的名字又被列在什么青少年NN杯音乐大赛的评委名单中。而且,还是一长串的副主任之一。
老实讲,我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性质的大赛,也不想知道。作为一个上了点岁数的音乐人,名字被人家借用一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自己没写过说得过去的作品,也没有培养出扬名立万的学生,只有这样到处给人家挂挂名,混个脸熟吧。
我知道自己没有资格抗议什么,那么多大腕都失声,我算那棵葱,敢出头?
借你名字的主办方客气点的,事后送几千块钱挂名费给你,不客气的,就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事。好在我有自己的工资,故而从不去在乎这点飞来的横财。
本以为事不关己,可以高卧家中画我的油画,喝我的小酒,可想不到横财没有飞来,横祸倒接踵而至。
一次,领导把一封举报信交给我,信里说我在北京做一个大赛评委时,收了歌手两万块钱红包,还接受主办方的安排,和某个女孩子发生亲密接触。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信里都说得相当清楚,并直接点出我的职务和名字。
我苦笑了一下,连忙找出我当时根本不在北京、更别说参加什么比赛活动的证据,这才洗去不白之冤。
领导看了,很奇怪,因为有关那次比赛活动的宣传材料上,分明列着我的大名。
我想了一下,以前是有人来找过我担任这个活动的评委,但我看出他们不像什么好鸟,怕惹麻烦,当场就回绝了。都说马无夜草不肥,但我目下的任务,就是追求苗条。
想不到,闭门家中坐,这祸也和黄河之水那样,能从天上来呀。
其实,了解我的同事们都知道,我是个不愿意做评委的人,不做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自己对音乐,本来就是半瓶子醋,有什么能耐去对别人指手画脚呢?坐在台上,看着年轻的歌手们那种崇拜和胆怯的目光,自己真的会心虚起来。
孩子们太真诚,把我们这些多玩了几天音乐的老家伙们当作人物,可他们哪里知道,这些装模做样的人物们,其实很多并不真正知道音乐究竟是什么。
当然,我说的是我自己。
第二,不愿做评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受不了人情世故的罪。经常在参加比赛时,冒出个朋友来找你打个不大不小的招呼,那意思自然是要关照关照某人。更有一些主办方的权威人士,干脆向你说明某些特定参赛者的期望名次。
对这类情况,我一般不表态,到时候看具体情况而定。老实讲,我也不是什么喝风吸露的圣人,出卖良心的事情也干过一些。时间长了,自己也很恶心,看看镜子,真能发觉自己的嘴脸俗得可怕。
年前,一个记者采访我,问我中国音乐界最缺少什么,我想了想告诉他:缺少音乐。
其实,我当时真正想说的是:缺少良心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