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朋友的作品写的序
(2009-09-11 11:27:01)
标签:
杂谈 |
(作家苏克勤大作问世,让我写个序,我写了,估计他不满意,以他老兄严谨的性格,肯定认为我在满嘴鬼话,但碍与面子,他也只能采用,这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嘿嘿)
以下为序:
小时候,走在到处是树的南京城,老人们告诉我,这些大树,是为一个叫孙中山的大人物栽的。1929年,孙先生归葬紫金山,他棺椁路过的大路两旁,都种上了高高的梧桐。半个世纪下来,梧桐成了南京人的骄傲。站在高楼往下看,南京,就像一个森林。
夏天,当我们骑车在马路上闲逛的时候,我们头上顶的不是骄阳,而是这绿的化不开的梧桐叶。
作为原生态的南京土人,我感谢这打着中山印记的梧桐树。它给我的童年,充满了绿荫荫的记忆。
南京的树是没有了,好在还有记忆,记忆是砍不掉的吧。。。。。。。
作家苏克勤先生,人长得干而且黑瘦,一切和“丰满”“滋润”有关的词汇,都和他老兄绝缘。
我很好奇,像他那样单薄的身体,是怎么写出那一本本厚厚的巨作的?且不说构思和收集题材。就是把那成千上百万的字码在一起,都是一种艰辛的体力活,苏兄某非有什么祖传的十全大补丸来支撑自己的灵感和精力的呢?
说实话,读苏克勤先生的文章,我一相很吃力,也很钦佩。我写文章是天马行空,想到那写到那,按北京话说,是满嘴跑舌头。
而苏先生写作态度和我完全相反,他为人为文都严谨踏实的不可思议,往往为了文章中可有可无的小段落,他竟然跑图书馆几次查阅资料,非要搞清事实真相才肯下笔。
苏兄的这种态度,我很钦佩,但老实说,我不想学。第一自然是没那个才华,学不来,第二是我不想象他那样苦和累,更不想把自己糟蹋的和他一样,干而且黑瘦。
上周,闻知苏克勤先生的大作《中山北路一条街》要出版了,老实说,我没有为他高兴,我很嫉妒。原因,他让我感到一种压力和羞愧。
其实,我从去年起,就和某出版社谈好,尽快写一本关于民国的杂文集的,年初接受电视台采访,我还洋洋得意的宣布:我的新书正在创作,就要问世了
可会叫的狗不咬人,我咋乎了一年,写的书八字还没有一撇,而苏兄的民国大作却接二连三的问世,《民国大使馆》、《南京清凉山》、《南京劝业会》。。。。。
天啊,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这样大呢?
苏先生让我写序,很感谢他,其实这给我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自我反省的机会。我也希望借他老兄的东风,鞭策下自己,早日写出自己的作品。
拉啦扯扯写了这样多,不知道合不合序的要求,但好在天下的事,本没有一定之规,只要苏先生不生气,只要编辑大人同意,我的写序的任务,就算光荣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