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附图15张)回访宁夏中卫海原县郑旗乡撒台村小

标签:
转载 |
分类: 实地走访 |
原文地址:(附图15张)回访宁夏中卫海原县郑旗乡撒台村小作者:老肖
回访宁夏中卫海原县郑旗乡撒台村小 [转载](附图15张)回访宁夏中卫海原县郑旗乡撒台村小](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比起其它省份,宁夏不大,南北狭长,6.64万平方公里,630万人口,由于降水极为稀缺,宁南山区处在长期、常年干旱之中,近五年来大部分山区几乎颗粒无收。比起地势平缓、矿藏丰富、由于黄河流经因而水资源相对富裕的宁北地区,宁南是我们应该帮扶的重点区域。这个区域被甘肃东部的定西、平凉和庆阳三个地区围拢,却只有干旱没有定西的煤炭和庆阳的石油。宁南地区的人口不到200万,按照联合国标准有11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按照我国判定标准,贫困人口有70万,其中极度贫困的人口有35万。近几年,国家启动了大规模的生态移民计划。
海原县郑旗乡撒台小学离银川大约310公里,其中290公里都是高速,下高速后的公路也相当平坦。表面上看来,这里好像并不具备西南地区“十八弯山路”的贫困条件,但实际上宁南六县的不少地区已经连续多年颗粒无收了,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山里的村庄整体移民到宁夏中北部的黄河灌溉区了,在那里,政府建立了正片正片的移民聚居区,并成立了相应的行政区划,加之社会公益力量的参与,居住和办学条件都堪称一流。而留在宁南的人们多靠年轻人出门打工养家糊口,所以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撒台村小学实际上是1999年日本友人捐建的希望小学,学校有250名学生和9名老师,除了两名老师,全校都是回族。学校没有宿舍,只设置一至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全体转移到郑旗乡中心校寄宿上课。学校的有半间教室大的图书室,由于有社会的捐助和日本友人的捐助,存书量其实已经相当可观,目前共有9300册,平均下来人均已经是37册。即便刨除已经完全过时和损毁严重的6000多册无人问津的旧书,也还有3000多册的新书,平均每人12册新书可供借阅对于这样的学校已经非常“奢侈”了。
回访宁夏中卫海原县郑旗乡撒台村小 [转载](附图15张)回访宁夏中卫海原县郑旗乡撒台村小](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回访宁夏中卫海原县郑旗乡撒台村小 [转载](附图15张)回访宁夏中卫海原县郑旗乡撒台村小](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撒台小学2010年底加入扬帆计划捐书项目,网友们捐赠的图书于今年初发货198本,均以上架并得到借阅,其中几本带拼音标注的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书和连环画书已经被学生们翻得很旧了,11本《丁丁历险记》也全都被借走了。接待我们的李校长和李副校长对扬帆计划捐赠来的图书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这些课外书抓住了学生们的兴趣。我们仔细检查了撒台小学的借阅记录,发现这里的一位老师最近还借阅了《东周列国志》,虽然这本书不是我们捐赠的,但我们的确钦佩这所学校老师们的学习精神。
其实,这些图书的作用对于这样的偏远地区儿童来说比起对大城市的儿童更加关键,大城市里的孩子们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还有其它大量的渠道:电视、网络、旅游、博物馆、更充分的师资和家庭教育,而农村孩子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就狭窄多了。这是在信息爆炸时代,扬帆计划对捐书项目寄予重要期待的原因。我们向来认为,受助学校被网民认捐、图书通过邮政卡车运离我们的仓库发往各地只是个开始,孩子们能真真正正地读到这些书籍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这就是扬帆计划项目组定期组织志愿者对受助学校进行图书使用情况的回访调查的初衷。
回到撒台小学,学校的借阅制度齐备,鼓励孩子们读课外书,每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借书,由副校长李老师直接负责图书室,完全符合扬帆计划对受助学校的要求,应该继续捐赠。但是由于该校学生数量有限,目前存书也已经足够,虽然数目种类还有待增加,但是毕竟不应该过度捐赠,比较适合的年捐赠量应该在250-300本新书。也就是每个学生在已经拥有平均12册图书的同时,还能每年多增添一本新书,再加上图书在学生们之间的交换和流转,这个图书室的价值已经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随后参观了郑旗乡中心小学,那里有600多名学生和20多位老师,其中400多名孩子寄宿,包括全乡的小学六年级几学生。学校的硬件条件虽然近年来得 到了台湾富商王永庆的大力捐助而得以改善,图书存量也已经超过10000册,但刨除大约4000-5000册没人再借的老旧图书,剩下的大部分图书都只适 合大人阅读,真正适合孩子阅读的课外书不过1000册,平均到每个孩子也只有两本图书。
郑旗乡中心小学的借阅制度齐备,图书室管理由一名语文教师兼职负责。学校的教务主任田老师接待了我们,这位33岁的年轻人的眼睛里透出让我们兴奋的激情,他在我们到访之前不久已经注册了微博,希望将来能和我们经常在网上会面。他说,学校的校长也是一位与他同龄的年轻人,非常支持孩子们读课外书,而且中心校所辖全乡的14所村小中,还有4-5所学生人数超过200名的学校图书资源极为贫乏。我们留下了数份扬帆计划捐书协议给田主任,期待他们尽快确认、签字,让我们能早日开始对这些学校的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