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孟楫
孟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738
  • 关注人气: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驳“宋代五大名窑”谎言

(2024-08-19 08:04:54)
       陶瓷界有一个神一般的术语,叫“宋代五大名窑”,每当一些名家在说瓷的时候,总爱以此贴金,以显示其学问的渊博。这确实吓倒了一大片人。但在笔者眼里,却是满满的不屑。笔者早在二十年前就撰文指出“宋代五大名窑”是谎言!多年后,一些陶瓷名家也发现了这一点。但是,此谎言就像香烟一样,有害,但依然畅销。笔者哭笑不得,就只有继续婆婆妈妈了。
       有板有眼、一本正经说“宋代五大名窑”的,莫过于一些专家了。所以,这些人就搬出老古董说事。说“宋代五大名窑”出自明朝典籍《宣德鼎彝谱》。该《谱》说:“内府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各窑器皿”,柴窑属于五代,划去,剩下的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了。猛一看,似乎是这样。仔细推敲,就是杜撰,就是谎言。为什么呢?因为:
       1.《谱》并没有说内府所藏瓷器属于宋代,“宋代”是强加于人的。
       2.《谱》中所列窑口和窑器既不是五种,也不是六种,而是八种。卷一出现了以上六种:柴、汝、官、哥、均、定,卷八出现了两种:宋青东磁、元枢府窑。仅此两磁,就跨越了两朝,宋朝和元朝。再加上五代柴窑,内府所藏就是三个朝代的瓷器。按学术要求,按历史学要求,掐头(柴)去尾(宋青东磁和元枢府窑)的做法是不允许的。八种瓷器,三个朝代变为一个朝代,五个窑口是不是太荒唐了。
       3.均窑瓷没有仿制礼器。《宣德鼎彝谱》实际上是明朝宫廷文件,是一份关于铸造国家礼器的文件。礼器必须规范,必须以前朝的礼器为范式,所以才出现了内府所藏各窑瓷器。在仿制过程中,还有具体内容。如”贞一斋陈设冲天耳大乳炉,仿宋官窑款式”(卷七)。而卷一所列的六个窑口并没有全部出现在所仿款式中,仿制的窑口有汝、官、哥、定,而柴窑和均窑却没有被仿制。严格地说,没有被仿制,就难以成为名窑。
       4.“宋青东磁”。如果要说“宋代五大名窑”,杜撰者怎么无视“宋青东磁”的存在呢?该《谱》卷八记载:“赐内府佛堂及天下名山寺院大号梵书彝炉,仿宋青东磁款式。”共有四处,摆放的地点是内府佛堂及天下名山寺院,“宋青东磁”怎么说也应该是名窑啊,怎么没有呢?
       笔者认为,中国最伟大的发明是陶瓷,几千年历久弥新,所以,陶瓷理论一定要跟上,绝不能胡说八道。谎言就是胡说八道,必须消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