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萨洛尼基(希腊)上

标签:
一隅自然守护神战略地位塞萨洛尼基 |
分类: 欧洲之行 |
离开保加利亚,我又回到了希腊北部,那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塞萨洛尼基。
本着穷驴的原则,我再次从机场坐上了NO.78公交巴士,一路进入这座希腊第二大都市。
塞萨洛尼基又称塞洛尼卡,是闻名欧洲的文化重镇(1997年被评为当年的欧洲文化之都)。当年拜占庭帝国的第一位国王君士坦丁,曾认真考虑过将帝国的首都选在塞城,后因如今的伊斯坦布尔(即君士坦丁堡)无比优越的战略地位,才最终放弃塞洛尼卡。即使如此,如今塞城仍是希腊马其顿地区和巴雷斯地区的首府。我尊敬的师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中国研究拜占庭文化的绝对权威陈志强教授,当年就是在塞洛尼卡留学,学成后回国任教的。
经陈老师指点,我开始了希腊北部最重要的历史文化之旅。
我先爬到位于城市制高点的卡斯特拉区(KASTRA),尽管塞城始建于2300多年前,圣徒保罗也曾两次到访该城,但1917年的大火与两次世界大战,已将该城摧毁的面目全非,只有位于高丘的卡斯特拉区始建于公元四世纪的古城墙,才是原汁原味的塞萨洛尼基。站在城墙转角处圆形城堡的外墙边,可以俯视现代的塞城城区和塞洛尼卡海湾的美景。
城墙一侧的小道旁,我发现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Vlatadon 修道院,其安静的院落中养着孔雀,大殿中的湿绘壁画全是始存下来的,不允许拍照。穿黑袍,留大胡子的修道士们都跑到博物馆旁的会议室中开会,整个修道院就我一个人在闲逛。
我表妹在纽约嫁给了一个希腊裔的美国人,生了个女孩叫阿希娜,生的男孩叫Dimitry 。我知道阿希娜就是雅典娜,希腊智慧女神的意思,而Dimitry这个名字,直到今天我站在希腊最大的东正教堂前,我才明白它的含义。古罗马统治塞萨洛尼基时,基督徒是受迫害的,当年的罗马统治者伽勒里乌斯曾下令杀死一名叫Dimitrios 的年轻士兵,并将其示众。后来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后,将Dimitrios尊为圣徒和塞城的守护神,由此恐怕我比我表妹对这个名字了解更深。
Dimitrios教堂始建于1500年前,今日所见到的建筑是在1917年大火后重修的,看上去较新,其内部的大殿,金碧辉煌,主坛上半圆的穹顶是金灿灿的圣母子马赛克像,从意大利运回的Dimitrios的遗骨,被安置于精美的棺椁内,外建白色大理石的纪念亭,众多的朝圣者排队进入亭中朝拜。进入地下室,则是圣徒殉难的地穴,在此圣徒的肖像与鲜花随处可见。
出得圣·迪里特里(Dimitrios)教堂不远,便是位于闹市中心的原古罗马遗迹,聪明的商人在遗迹旁开了一家小露天咖啡馆,使我得边歇脚品着咖啡,边欣赏历经二千年的古罗马集市的废墟,想象着当年此地车水马龙的盛况。
喝完咖啡,精神抖擞地来到Egnatia 大街,在亚里士多德大学附近,伽勒里乌斯拱门在街旁浑然而立,拱门壁上仍残留着大片罗马士兵的战斗场面及征服者的浮雕……精美壮观、无可比拟。
圣·索菲亚教堂自然早已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她是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教堂的缩小版,是希腊东正教文化的瑰宝。其朴素的外表和院落,丝毫不能掩饰教堂内装饰的豪华,穹顶是十二圣徒围着耶稣,主坛的圆顶是金色的圣母子。大殿内的电灯弥补了采光的不足,将今天主持弥撒的三位主教,照的神采奕奕。弥撒后的领圣餐,吸引了绝大多数的信徒排队等候,场面神圣而动人。
在另一处安静的居民区,隐藏着一座神秘的花园,我按图索骥来到其门前时,看到了圣·尼古拉教堂的标牌。花园的中心有一座不大的教堂,但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其内殿布满了保存完好的远在四世纪创作的湿绘壁画。参观完教堂后,我在园中长坐,欣赏着这世界一隅的满园春色。
塞萨洛尼基这座希腊历史名城,随处可见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而所有这些文化名胜之地,全都不收门票,真希望我国疯狂收费的景区领导,能够来塞城考察,取取经,看看人家不收费的名胜,同样保护的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