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亚得里亚海
去往杜布罗夫尼克的班车从Split海边的车站一经开出,就一直沿着风光秀丽的亚得里亚海曲折的海岸线向东南方向行驶。我早已坐临右侧的车窗,欣赏着沿途的美景。
亚得里亚海滨小村
波光粼粼的海面祥和平静,许多宁静的海湾中都座落着美丽的村庄或小镇,这些村镇的房屋和教堂普遍很新,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南联盟解体后建的。尽管家庭人口不一定很多,但许多富裕的居民,还是建起了面向大海,有着宽敞阳台的大号别墅。除了自行居住以外,还将部分房间出租给游客,如果在这一带住看海的hotel会很贵,而像这样看海的民宅,只要每天20到30欧元就可以搞定。
边境检查站
部分是历史的遗留原因,部分是上帝的眷顾,克罗地亚占据了亚得里亚海漫长的海岸线,从地球的经度看,许多地方应属于波黑共和国,而实际上波黑的领土只是像在克罗地亚的海岸线上插入了一个小楔子,这也就是我们不得不中途停车,要通过一段波黑领土,接受检查的来由。
波黑的海滨小镇
穿着波黑漂亮边防制服的男女警察,在我们的车上象征性地翻看每个乘客的护照,也不盖章就换给了大家。招招手让大巴通过了。这样通过人家的领土,一点买路钱都未付,真有些说不过去。好在大巴司机过了关卡不久,就将车停在了波黑境内,海边的一家酒店停车场,让车上的人下车方便、休息,顺便可以在波黑境内购物。
长途车站后的巨型游轮,像一家高级宾馆
杜布罗夫尼克的长途车站和Split一样,也是建在码头旁。我一下车有些走眼,认为车站背后怎么会建有一幢全部带有玻璃阳台的豪华酒店?感觉位置不对,最后仔细一看,原来是一艘豪华游轮的客舱。
AZURA船头
另一艘游轮
古城主街
长途车站下车的每一位客人,都会被当地出租民宅的居民“围攻”,我推诿不开,加上也没提前订住处,于是在这旅游淡季,选了一位看上去有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做房东。她既不会英文,又不像其他揽客的人手执住房的照片,沟通起来很困难。老太太此时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然后让我接。
电话里的中年妇女自称是老太太的女儿,正在上班。她告诉我她家一楼有一个带卫生间的独立房。在老城里,有些潮湿,每天收20欧元,如果我能接受,就直接跟着老太太回家。
古老的水房
大名鼎鼎的Tommy专卖店开在小巷中
教堂和教堂
圣母大教堂
杜布罗夫尼克是亚得里亚海边一座城堡式的古城,被誉为亚得里亚海的“明珠”,整座小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欧洲大名鼎鼎。老太太的民宅,就在城内距圣母大教堂不远的一条胡同内,一楼只有一间屋和一个简易的厨房,然后是二楼和三楼,这里成了我在杜布罗夫尼克暂时的家。
教堂珍宝
博物馆前的鸽子
罗曼风格的st.Ignatius教堂
主祭台
杜布罗夫尼克城非常小,但建的非常精致,内容丰富,主街铺了几百年的上等大理石地面,油光滑亮。城里的各式博物馆和展览馆不下十处,小城的教堂、宫殿也不少于十座,而且风格各异:罗曼式、文艺复兴、巴洛克……各具风采,历史悠久并保存完好。教堂内的绘画、雕塑,有着众多的精品,我光挑选着参观教堂和部分博物馆,就用了一整天的时间。
窄巷中的餐馆
战争纪念馆
南联盟的炮弹引起火灾
城墙下损毁的汽车
游船码头烽烟四起
城墙上的漫步
古城本身就是一座城堡,作为防御建的城墙,非常雄厚,像我们万里长城的缩小版,城墙上很宽,既可以跑马,也可以走人。
参观完位于城墙入口一角的海事博物馆,我开始在城墙上漫步,当年的许多岸炮,如今已变为城堡的装饰。

城墙上的海军博物馆
城墙上看这座亚得里亚海的明珠
城墙根下的球场
随着地势的起起伏伏,在城墙上高高低低的漫步,可远观海天一色的美景,又可近看城墙根下古城百姓的市井生活,杜布罗夫尼克就是梦幻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湾中码头

防御工事
回家的小路
游船码头
从这里起航
城墙外岩石堆上的咖啡馆
我来到游船码头,决定坐船从海上旁观古城的倩影,从而发现杜布罗夫尼克在中世纪时作为海上要塞的重要战略位置。许多城墙外隐秘的咖啡馆从海上更容易被了解,而海上一处外岛的裸体海滩,竟也有人在低温海水里游泳。当我低头伸手触摸海水以试水温时,发觉亚得里亚海水是如此之清,以至深处游动的鱼儿都清晰可见。
裸体海滩边的人
克罗地亚最大的赌场酒店
五星级的大阿根廷酒店
从海上看杜布罗夫尼克
城堡之夜
夜晚的古城有着神秘的美,幽暗的灯光照在古建筑上,烘托出魔幻的气氛,零星的西方游客还坐在夜深的酒吧里,说着现代人的笑话。我坐在大教堂的台阶上,想着今晚睡在世界文化遗产里,一定会心满意足。
城墙
破教堂内的琴声
圣母大教堂夜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