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外教育科学研究法(艺总4)

(2013-04-25 21:21:2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案例随笔感悟工作

——艺总培训4笔记

 

研究成果表达主要内容:

教师与教育科研

研究报告的撰写

研究论文的撰写

教育叙事的撰写

研究伦理与道德

第一部分

一、研究的价值

(一)   研究是未来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

教师只有在试图改变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改变。

(二)研究是改变教师生活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

(二)   研究是提升学校品质的重要途径

十年以后的薄弱学校是不会做教育科研的学校。

 

二、看看别人在研究什么?

(一)   研究学生

在问题情境中激活学生的思维

浅谈音乐课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注学生情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一年级新生适应问题性初探

(二)   研究教学

隐藏在习题背后的价值

关注课堂生成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以问题为核心,努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小学剪纸教学的点滴感悟

(三)

(四)研究教育管理

以礼治班提升学生自觉性

营造主题教育氛围,强化学生自主意识

关于推进区域科技艺术教育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建设校外教育青年教师学习型组织的意义及路径研究

校外教育青少年兴趣社团的组织指导

 

三、怎么研究?

(一)   教师教育科研的误区

1、  求新求异

2、  贪大求全

3、  跟风追溯

4、  课题至上

5、  论文情结

6、  穿凿附会

……

3、扬长补短

长处: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扬长:交流、学习

短处:缺乏理论指导,研究方法粗糙

补短:加强理论学习、科研方法训练

 

研究报告的撰写:行百里者半九十

一、研究报告的类型

调查报告

实验报告

观察报告

二、

三、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从事实出发

(二)科学性和通俗性的统一

(三)重点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四、研究报告的构思

报告撰写前,要对报告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布局有整体规划,包括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和结尾等内容。

 

第二部分

一、论文的组成部分

(三)摘要

摘要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技术文献内容梗概

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和符合

摘要用第三人称,不使用“本文”、“作者”、“笔者认为”等词语。

摘要一般在100—300字之间。

忌:罗列提纲。

 

(四)关键词

关键词从题名和文章内容中选取

不可用不规范的简化词或术语,(如:教改-教学改革)

关键词一般在3-5个。

示例1:《论开放性活动的教育评价文化》的关键词为:

开放性活动;教育评价;评价文化;标准化测验

示例2:《我国青少年创造性想象的发展状况研究》的关键词为:

青少年;创造性想象;调查研究

 

(五)正文

正文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占有绝大部分的篇幅

要有层次标题,常用的有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同一层次的标题尽可能排比、意义相关、体现逻辑性。层次标题的字数不宜过多,控制在15字以内。

1、  常见的写作方法

(1)       并列式: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问题进行论述

例:《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一)   情感体验对认识具有牵引作用

(二)   情感体验对意志具有支撑作用

(三)   情感体验对动机具有定向作用

示例:在校外教学活动课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递进式:

(2)       提出问题——分析分析——解决问题开始焦虑研究: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考试焦虑水平过高对学生的影响、考试焦虑水平过高的调节预防

2、  撰写初稿

(1)       初稿最好一气呵成

(2)       不必拘泥细节,集中表达思想

(3)       牢记论文中心,围绕主题展开

(4)       按规范的格式或拟定的提纲撰写

(5)       各部分之间要有逻辑联系

(6)       以中心论点决定材料的取舍

 

3、  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只有认真修改才算真正进入了写作。

 

如何提高论文的写作能力?

实践中勤于反思

现象-问题-课题    实践-反思

不断学习,提高写作技巧:理论、方法;动态、理念

 

 

教育叙事的撰写

一、教育叙事的概念

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二、叙事研究的起源

20世纪80年代,西方教育界兴起叙事研究,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的康奈利教授。

旨在改善教师教育而展开的叙事研究。

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的最好方法,是说出和不断的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也有一部个人的历史,有我们自己生活的故事,这些故事使我们能够解释我们是什么,一级我们被引向何方。

 

国内较早关注叙事研究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丁刚教授。

丁刚教授曾经对好的教育叙事给出过最高标准,他说:如果叙事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即不仅在讲述某个人物的教育生活故事的过程中揭示了一系列复杂的教育场景与行为关系,而且“照亮”了某个人物在此教育场景中的“心灵颤动”,可以给读者一种精神震撼,那么,这就是非常好的叙事了。

 

三、教育叙事的特征

真实性

人物性

情节性

可读性

感悟性

 

三、教育叙事怎么写

讲述已经发生的教育事件

讲述的是人与人有关的故事

呈现方式是客观描述

突出个人深刻反思

示例:“县中模式”就是这样炼成的——一位农村教师的教育回眸与反思

 

四、教育叙事的类型

故事

示例1:开枪不瞄准

示例2:带毒的鲜蘑菇(节选)

 

关于研究的书籍:

教师如何作研究

零距离美国课堂

上海校外教育

校外网——教师频道

中国教师研修网

教育在线——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中国教育先锋网

上海市第三期“双名工程”网络管理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