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福州路麦当劳的凡尘一景

标签:
街景 |
分类: 平淡岁月 |
文/飞舞
喧闹的麦当劳,寂寥的人群,迥异于以往的长队,源源不断的人流,令人惊讶。是什么原因使麦当劳如此吸引人不断延续的这样长长的队伍?不得而知,许是我没有兴趣。我所感兴趣的是借隅我所呆的一角,由着一个视觉延伸出来的视线之内的生活,让我有着浓厚的兴趣。
繁忙的店员,除了嘴里不停的喊着讨人厌烦的“喜欢就来”,边手脚不停的擦桌清理别人吃剩的东西。也不管用餐的人是否喜欢,也不管是否会制造噪音,更不管客人是否喜欢,就一直在那里,像和尚念经一样的,过几秒就高声来一句“喜欢就来”,真不知麦当劳想出这个点子的人,是否脑子进水了,想出如此下三滥的招数。而无辜的雇员就充当着无辜的角色,因为管理者愚蠢的决策和规定。拿人薪水,不得不低头。任何一种决定,都彰显着决策者或者管理者的睿智与愚蠢。细节决定一切。
貌似大堂女经理的那个人,身着短袖,淡青色衬衣包裹着一具比较丰满的身躯,对着繁忙的店员一脸的傲视,不屑的轻声指点了一下。那表情恰到好处的出卖了她个人的底蕴和素质。被指点的店员忙着收拾餐桌,却在远离那女经理转身之际轻声的嘀咕了一句谁也听不懂的话。许是不满许是埋怨许是不服,但手上的工作亦是勤勤恳恳没有丝毫怠慢。口号依旧在隔几秒高声响起,未见半豪的疏忽,超有敬业精神。
有极其年轻的女子,一人闷头啃着汉堡,眼神有点黯然,看似有心事,模样似学生,又有点不太像,比学生要老成点。
突然,耳朵里被传来一声轻轻的威吓,在我的左前方,“你吃吗?不吃就走。”原来是一奶奶辈的,面对小孙子的磨蹭发出最后的警告。而邻桌的一对母子此刻正悠闲得慢慢享用着汉堡和薯条。我始终不太赞成快餐,亦不喜欢这个名字,快餐,快残。虽然我有时偶尔也食之,但是,比例极其小。
也有小情侣侬情蜜意的,你看看我,笑一笑,啃一口派,再笑一笑,吃根薯条什么的。仅限于小情侣,稍微成熟一点的情侣大都低着头,时不时地窃窃私语几句,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看上去感情内敛,但很好。
也有知己,好朋友在一起享用这快餐的。店内音乐有点吵闹,因为人多有点嘈杂。也因为这样的嘈杂,却成了我修炼自己的最好的场所。每次小女去隔壁春天唱歌,我就在这纷繁吵闹的麦叔叔家度过几乎一整个下午的时间。运气好时,能看完三本随身带来的书。但是,这三本书中有两本的内容一定不是我特感兴趣的。一般我感兴趣的文字,要好久才能看完一本,除非连夜看,一口气看完,彻夜看完。最近写读书笔记比较多,不是因为我最近看书多,而是因为有些书看完了一直没写读书笔记。不是每本书都能让我有这个冲动和牵挂的,没时间的时候就把书搁在电脑边上,哪天心血来潮了,就一气呵成了。我不强迫自己写东西,但是我写东西的时候一定是一气呵成的。
有学龄童在我身边跑来跑去,亦是跟着爸妈一起来的吧,比亦桢小朋友小很多,亦有模有样的背着自己的小包包,很有腔调的在店里跑来跑去。
我钟爱那个提拉米苏的麦旋风冰淇淋,不喜麦家的咖啡,不浓不香不醇厚没有咖啡的味道,只有咖啡的涩味。对文字痴迷的我,一直想好好的写出一点像样的文字来,但始终觉得未到时候。这种感觉让人很难受,促使我不停的一次又一次的在文字里寻找并沉浮,我像一片浮萍,不停的飘来飘去,心无所依。
平常素喜去麦当劳旁边的85度面包房买一杯珍珠奶茶,半糖的,不是很甜,我喜欢。这次却赫然发现不见了,有点惊诧,又觉得自己少见多怪。外圈已然围了起来,注明不久以后,这里将是一家什么日本的面包店,还打上了NO1的醒目标记。讨厌,关于日本的字眼。可能跟我最近刚看完的《穆斯林的葬礼》有关,情绪上还没缓过来。不过,对于日本,的确没有什么好印象。最近新闻,名古屋的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一说,使得中国外交部下了决定全力支持南京代表团于名古屋代表团断交。好,有个性!我欣赏。人就是要有点傲骨。历史是抹灭不去的,任何一个想遮盖历史的人,终将受到良心的谴责和上天的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最近做的英语练习,阅读理解篇章里就有关于民间代表团一说的事儿。中日两国人民都认为,能够促使两国关系日趋友善的纽带就是民间的人民友好的关系。这关系,很重要。但是,骨子里劣性的日本官方人员究根到底注定了衣冠禽兽的本性,注定被全世界任一有良知的人鄙视,因为骨子里的贱和卑劣。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道德的泯灭是非观念的彻底沦陷。
手中捧着的COCO奶茶,半糖的,正在一点点渐凉。最初那暖心暖肺的温度正渐渐冷却,这是客观规律的存在,正常。
手上一堆的资料,我正慢慢翻阅。日子表面似水微澜平静得让人羡慕,这样的安逸祥和画面是多么的幸福!但是,所有的事情只是看到的表面而已,不能妄下定论,又如此刻坐在麦当劳一隅正在沉思发呆的我,内心是多么的不平静。不是激情不是热情不是其他,而是觉得自己欠推理事物的能力。可是很多事业并不是你想快做就能做好的,更多的时候是在过程中煎熬。
有一陌生年轻男子突然坐在我对面,面容英俊白皙,口吐英文如吐莲花,浅笑盈盈等待我的回答。许是他看我一人已久,亦发呆已久,所以他内心早有把握,以为我是无聊之人,呵呵!我却又蓦然一惊到马上明白他之所以用英文来不断的跟我说话,原来,是来推销英语口语的。沪上这种机构很多,而对面的这个英俊的小伙子依旧不依不饶得不说一个中文字,不断地用英文提问着我并用期许的热烈的眼神看着我。我笑了,为他的肤浅和莽撞。我用英文回答了他所有的问题,然后很不客气地用英文下了逐客令。实在是不愿费口舌在这样毫无意义的纠缠中浪费自己的精力。
外面下这冰珠,今年的上海格外的冷。虽已过立春,明显的要比冬天冷得多了。气温低得像是要让人置身于冰窖一样。可是,里面明明温暖如春,这是空调和人群营造出来的一种人为的暖意。而介于这极冷和极暖之间的,是我平静的心态。也许,没有什么比一副平和的心态更让人羡慕的了。我羡慕此刻的自己,冷静平和而有判断力,能观察也能有自己的想法。仅依此想法,借这寒冬锻炼一下自己亦温暖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