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何能承受这样的落差

标签:
穆斯林文化 |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
——深夜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文/飞舞
凌晨3点,我合上书,不断的抽泣不断的落泪,双眼因为落泪太多而有了些许的疼。
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颠覆了所有人的命运,而故事的两位主角,只是千万个人里面的一个缩影罢了。子奇和冰玉有真爱,却被世事所不容,一辈子不能呆在一起,即便他们有了如花的女儿新月;子奇和璧儿是夫妻却没有感情,但是纠纠缠缠了一辈子都不开心;冰玉和璧儿是亲姐妹却因为先后爱上了同一个男人而被穆斯林传统所不容;冰玉为爱放弃女儿放弃子奇远走天涯,20年之后回来却发现,想见的,不想见的人都已不在人间;璧儿为爱坚决不放弃,到后来却成了占有,只是守着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而已伴随了一辈子;新月是谁的女儿,这个秘密直到最后,快要临死前才得知,为什么照片上的母亲那么慈祥,而现实中的妈妈却一直看她不顺眼甚至干涉她的考大学进而干涉她的恋爱的女人,因为种族的不同横加阻挠导致最后的悲剧……
新月和楚雁潮有着世间最让人动容的爱情,奈何苍天不容,上天过早夺取新月的生命,而当雁潮不顾一切赶到她的身边,不顾一切的亲吻她早已冰凉的脸和没有血色的唇时,刹那间惊呆了所有的人。而书外的我,那一刻早已泪崩。那是他和她的第一次亲吻也是初吻,更是最后一次绝吻。这样的爱情,直至多年以后,他还一直徘徊在她的坟墓前,这样让人动容的情感,对于早逝的新月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而对于雁潮来说,如此刻骨铭心的爱过痛过疼过伤过甜蜜过崩溃过,亦为何不是一种圆满的人生?尽管人生如此残酷和让人失望。
战争颠覆的不仅仅是他们一家,还有英国的亨特一家,多好的儿子,阳光自信,却也因为战争使亨特夫妇失去了精神支柱……一切都是可恶的战争。日本、德国、意大利造就的这一切人类的灾难波及了全世界,有多少家庭为此灰飞烟灭残败不堪?
早就想看这本书,一直未看,因为书太厚,601页,比一块砖头还厚。未曾想,一看就放不下了,一放不下就被牢牢的给吸引住了,一吸引住就看到了凌晨。这个叫霍达的作者无疑是个使唤文字的高手,任由其编排那些极其普通的文字,却排出了这部让每个人看了都会流泪的著作。
这部让我失声痛哭的书,让我在寂静的深夜万籁俱寂的时刻,深觉自己拥有的美好。我被霍达带到了她文字营造的世界里,翻翻滚滚,浮浮沉沉,痛并快乐着。
不枉被评为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不虚此名。文字够沉重够甜美够激动够牵扯够愤怒够迂回够爱恋够缠绵够冷酷够无情……这是一个家族史的兴盛衰史,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政治和商业不断的掺和,战争的突然降临,人心的不可预测,人世的欺压与绝望的美好,太多的爱恋太多的失望太多的不争太多的压迫太多的屈辱太多的犹豫不知何去何从等等,构成了一部苦难深重的《穆斯林的葬礼》。
可是,即使在大气候很不好的情况下,依然有人世的美好点缀苦难的生活。美好的感情和爱情掺合在平淡的人世的悲哀里,也使这部苦难的小说有了让人动容乃至牵挂的地方。直至整书看完,我只记得的是,书中美好的情感。也是这样至情至上的情感,在残缺的国家残缺的社会残缺的人性面前,又是何等的脆弱和不堪一击啊!
人生如何能承受这样的落差?人,只有一世,,不够的,不够的,不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