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笑翻了的一堂课

标签:
一堂课教学案例蜗牛校园民谣思想者杂谈 |
分类: 教学案例随笔感悟工作 |
作者:飞舞
这堂课,我要让学生学会唱《蜗牛与黄鹂鸟》。这首台湾校园民谣节奏明确,歌词朗朗上口,很容易学,但也很容易忘记,如何让他们学得开心又印象深刻呢?我想了个办法。
课堂上,有一个男生自告奋勇做蜗牛,只见他一上来就趴在地板上,像毛毛虫一样的拱着身子向前爬行。我建议用不着趴地上,站着就可以,但是要做出背负着重重的壳的模样。他很聪明,很快就领悟了我的意思。只见他弯着腰,脚步很沉重的在慢慢的挪步前行着,似乎真的背着千斤重的沉物,呵呵!在他的前面有两个女生把手臂举得横七横八的,还有一个男生在她们旁边做出一副思想者的模样,呵呵,他们仨是扮演葡萄树的;在他们的旁边还有两位同学,一男生一女生正在做出嘻嘻哈哈和模样,还时不时地在“蜗牛”和“葡萄树”之间飞来飞去,哦,他们在扮演黄鹂鸟。
音质很好的音箱里,正播放着亲切上口的校园民谣《蜗牛与黄鹂鸟》,而台下的其他同学们,此时早已笑得翻了过去。因为“蜗牛”在爬行的时候,除了“黄鹂鸟”在不停的嘲笑它之外,那些本应站在那里不动的“树”竟然也会去捉弄它。有一棵做出思想者造型的“树”竟然趁着蜗牛快要爬到的时候去堵住它的路,不让“蜗牛”爬过去。然后“蜗牛”和“树”像西班牙斗牛一样的顶着,结果顶到最后人仰马翻。第二段的时候,“蜗牛”奋起反抗,在最后用尽全力,扑向“树”,把“树”给撞翻了……这时,台下的同学,本来在一边伴唱一边欣赏着他们的演出的,此刻早已又笑翻了过去,我也被他们的表演惹的眼泪都飞了出来,太好玩了!这帮可爱的小屁虫们,虽说是初中的小大人们,但我还是宁愿叫他们小屁虫,呵呵!
时常,遇到一些好歌,只要能有机会让学生表演的,我总不愿错过这种机会。学生也总是很愿意配合我的想法与举动。昨天教研员来听我的随堂课,提到一点很客观:你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非常的融洽,看得出来,学生很喜欢你,对他们,你肯定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是的,学生喜欢我,这一点不容置疑。我也很喜欢他们,因为每天他们带给我希望与活力。在纯净的童心面前,任何绚烂的东西都会变得逊色,不是吗?
当然,不是每个班级都是这样的,具体情况就具体解决。若是遇到这个班不擅长表演喜爱唱歌的,那么我就动脑筋在歌唱上让他们扮演各自的角色,也可以单独请同学上台表演小小音乐剧。总之,我觉得这一堂课我上的很成功,因为学生开心,我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