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紧急通知

标签:
教学案例教案家常年级组长杂谈 |
分类: 教学案例随笔感悟工作 |
作者:飞舞
今天是星期二。
昨天是星期一,升旗仪式上,赫然听见广播里传出:星期二领导要来听课,希望同学们以最好的状态做最好的自己,来迎接区里的领导们。当时听了,我心下一惊,这样一来的话,必然是普及听课。我星期二下午有三节课,却有两个年级,也就是说我要准备两个教案,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做老师的人都知道,课前备的教案和课后备的教案是不一样的。而且因为每个班级都是不同的整体,故在写教案时针对班级的特点上也是有所出入的。看到过《读者》上曾有人这样说过:好的老师用50种方法教50个学生,差的老师用一种方法教50个学生。深受启发,对于我自己的教学思维乃至教学生涯都是获益多多。那么现在的问题在哪呢?我们一般都把课称为两种:家常课和精装课。所谓家常课,意即比较亲切随和的,在轻松的氛围中就可以不知不觉地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而精装课一般都指那种经过精心备课过的,打磨过好几次,是用来应战或应付大场面的,譬如说市公开课之类的。但凡精装课,必得好好的花上番縝密的心思,不仅如此,还得全面考虑全局,在刻意营造的轻松氛围中去让学生明白一些什么道理,这多多少少包含了一些作秀的成分在里面。说句心里话,我不喜欢,不喜欢。遇上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怎么办?尽量避免,避免作秀的意识,该怎样上就怎样上,只要学生在课上是开心的,是学到东西,是明白什么道理的,那就可以了。这种小公开课对早已身经百战的我来说,不在话下。前几年上市公开课的时候,那种情形倒真是的可以用焦头烂额来形容,三个星期里三个教案,直把我累得趴下。而且那次全是校长级的人物来听课,吓死我了。不过,上完课下来,口碑相当好,有些校长是一边唱着我课上的歌一边走出教室的,看得出来意犹未尽的。后来,教研员让我在区里开了一堂示范课,同行们评价很中肯,这节课的味道出来了。当然,再好的课也是有缺点的,我深知就如没有完美的人一样,课也如此,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不仅仅是这方面。
因为鉴于以上想法,昨晚回去,我还是很认真地再备了一次课,全新的两个教案新鲜出炉。于我而言,这应该是算介于平装和精装之间的版本吧,呵呵!不曾想,上午没课的我,在办公室里趴了一个上午,也磨了一个上午,快近中午时分,年级组长来通知,下午的第一节课全部冲掉,让给新进来的大学生上。因为教委现在有规定,凡新进来的大学生上课一定要经过区级以上的领导听课把关。似乎现在做老师越来越难做了,呵呵!
可怜我那新鲜出炉的一个教案,还没见光就已“夭折”了,呵呵!还真的发现自己存在着不少惰性,要不是这么一逼,还真逼不出两个像模像样的教案来,拿得出手的,呵呵!面壁思过吧!自己好好反省吧!呵呵!
下午第二节,领导真的来听课了,不过由于我的准备充分,同学们也非常的配合,总的说来课还是上得挺成功的,因为学生很开心,我看领导也听得挺开心的,呵呵!也不枉我昨天备课备到很晚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