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qjwb.zjol.com.cn/html/2011-02/24/content_723661.htm?div=-1
中国地大物博,能人很多,常常有很多别出心裁的创意。最近,山东济宁为实现一个好的行政创意,就设立了一个很别出心裁的机构——“马上办”。
所谓的“马上办”,全称“马上就办办公室”。据说,当地政府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力求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为老百姓办实事,于是特意设立这么一个强调办事效率的机构。
大家都知道,政府机构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为民众服务。能马上服务的,当然就应该马上办。如果该马上办的都已经马上办了,那就没有设立“马上办”的必要。既然现在有些地方煞有其事、大张旗鼓地要成立“马上办”,足以说明过去有些该马上办的事情没有马上办。确确实实,拖拉卡要、敷衍推诿的情形,在个别基层的政府办事机构,屡见不鲜。
由此可见,济宁推行“马上办”,用心是良苦的,动机也值得赞许,既有隐晦反思过去存在有些该马上办的事没马上办的问题,又表达了以后能马上办的就该马上办的决心。
查询已有的公开资料,看到济宁市委宣传部一官员对媒体记者说,目前多个部门都已成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看来,这个“马上办”是设立在各个部门内部。
以一个县级政府为例,大大小小的局办数十个,从老百姓的生老病死、求学就业甚至吃喝拉撒,所涉及的领域都能找出对应的政府机构来。因为有些机构不能“马上办”,逼得政府只好要求大家专门设立一个”马上办“。
内设的一个“马上办”,该办主任是个什么官呢?比如卫生局,内设一个“马上办”,主任只怕还是得归局长们管。局长和副局长不愿意马上办,或者没有能力马上办,“马上办”的主任怎么办?如果局长们亲自兼任主任,那不是自己管自己。如果依旧还是靠自己管自己,老百姓想要马上办的事情,只怕还是得再“多飞一会”。
如何有效监督这些应该马上办的事却不马上办的官员,才是个大问题。
时下,对犯错、渎职和失职官员的追责,常常不能“马上办”。出了事追责不力,官员犯错成本低,导致少数官员类似的错不断地犯。所以,政府的相关监督部门应该马上成立监督官员的“马上办”。监督官员的“马上办”不成立,为民服务的“马上办”就没有靠山,孤单无伴,最后恐怕有名无实。
监督官员的“马上办”有效运作起来了,为民办事的“马上办”不设立也能是现实马上办。
其实,要想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并不难,让所有的办事程序公开透明即可。办甲事按程序需几天交多少钱,办乙事需几天交多少钱,清清楚楚公开。不按规定办的,百姓投诉,相关监督部门马上追责。这样,老百姓的事情才能在办理的路上少飞会。
走进一些基层政府机构大楼,一楼大厅里常见一些庆贺乔迁的鼎和屏风,一般还会张贴着几个年度先进官员照片。“马上办”新年的第一把火,就应该从这里开始烧:撤了这些鼎和屏风,把办事程序和监督投诉方式公开张贴出来,并公开官员追责的进展。
这个,真的可以“马上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