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震区玉树之希望——格桑花

(2010-04-27 14:35:32)
标签:

杂谈

【玉树之花】

  http://s5/middle/4bf306cfg85321f8be7c4&690

 格桑花又叫格桑梅朵。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

 格桑花,是一种生长在高原上的普通花朵,杆细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暴晒,它开得愈灿烂。

 格桑花在藏族人眼中,是坚强的象征。

 而在恋爱中的刘德东看来,漂亮坚强的玉树藏族女孩就是格桑花。

 “风愈狂,愈灿烂”

 刘德东是湖南人,来玉树近10年,开了家服装店。店里的两个小姑娘,一个是卓尕,另一个是才仁卓玛。每个月工资虽只有800元,但能进城上班,家里人都挺高兴。

 4月23日,姑娘们早早起了床。从玉树最大的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赛马场到闹市区,两个姑娘打打闹闹走了1个小时。前一天,卓尕看见老板刘德东在一家“免费餐厅”里帮忙,她们也想去做点事情。

 免费餐厅,是两个四川老板开的,每天给当地一千多个受灾群众提供两顿饭和热水。卓尕说,在家闲着没事干,不如去帮忙做点事。

 4月14日地震那天,卓尕的爸爸、哥哥和姐姐都受伤了,现在还都在帐篷里养伤。把受伤的家人救出废墟后,卓尕还去救了村里其他人。

 一个上午,卓尕和才仁卓玛都在免费餐厅帮忙择菜、洗菜和剥蒜。12点半,受灾群众已排出百米长队。卓尕和才仁卓玛又充当翻译,提醒来吃饭的人排队领饭。

 忙到下午近2点,两个小姑娘才吃上饭。家里还没有帐篷,听说安置点又开始发帐篷,两个小姑娘决定赶回去领帐篷。

 刘德东说,藏族女孩普遍有着坚强品质,犹如山野烂漫中的格桑花。她们经历的风雨愈狂猛,反而会更灿烂。

 “她们比男人厉害”

 听说了藏族的小姑娘在免费餐厅帮忙,西晓玲说,地震后藏族的女人是当男人用的,有时候比男人还厉害。

 西晓玲是玉树州妇联的主席。地震前,快50岁的西晓玲因囊肿大出血住院4天,手术时间都已经确定。地震来了,她出院回到玉树,玉树城一片狼藉。

 州妇联只有7名干部,全部是女人。女人们白天要去灾区给牧民们发放救灾物资,有时路太堵,西晓玲和她的手下只能扛着物资步行。晚上,女人们还要回帐篷里照顾家人。“累,比男人累多了。”

 4月23日,记者两次去妇联的帐篷,西晓玲都不在。帐篷里,妇联的女人们都下乡发放物资去了,只有2名志愿者值守。

 上午,西晓玲去一个受灾村庄看望孤儿和老人。72岁的才永措家一共6口人,地震中3人遇难,还有一个家人重伤被送到西宁救治,家里,就剩下老奶奶带着父母双亡的孙子。

 老人带着孩子,不愿离开倒塌的老屋。西晓玲去看望时,她已坐在废墟上守候老屋9天了。

 西晓玲现场打电话,调来帐篷、被褥和食物,还召集来一批志愿者帮老人把帐篷搭好,铺好被褥。临走,才永措给西晓玲跪了下来。

 冰消雪融,花已萌芽

 因为是州妇联的一把手,西晓玲不能跟手下其他女人一样,晚上回家照顾家人。母亲已经76岁了,儿子和女儿都还没成家,地震后,她24小时在外面忙。白天忙着救助受灾群众、发放物资,晚上要留在妇联的帐篷里值守。

 “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女儿,还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西晓玲说。

 记者问,格桑花什么时候才能开?西晓玲说,7月份吧。到时候,漫山遍野的都是黄色的、红色的格桑花。歇了歇,西晓玲又说,格桑花大多数是黄色的,美极了。

 23日的玉树黄昏,夕阳拂过远处的雪山,洒满玉树城,身着环卫服的女工们在打扫街道。一对情侣迎面走来。在山东单县人朱启忠的小摊前,情侣停下,肤色黝黑的女孩挑了两包瓜子,男孩付过钱,女孩挎起男孩的胳膊款款而去。

 夜色袭来,玉树城内的路灯依次亮起……远处的山上,冰雪正在融化,格桑花则在悄悄地生根萌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