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同志都不是自己人,何况你百姓

(2009-06-17 22:46:07)
标签:

杂谈

那天,好像是端午节刚过。在单位大厅里,见到了谭景元和曾健,都背着随身的行李。坐在那里,他俩说话有些结巴,看得出有些紧张。

 

曾健32岁了,还没有女朋友。

 

这个年龄,在北京,一个32岁的男人说自己没有女朋友,一定会被认为是钻石王老五,姿态很潇洒。不过,对于一个没有工作、没有积蓄、家徒四壁的农村男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可悲的事情。

 

曾健中专毕业后到农村挂职村官近10年,等来一纸解聘合同。多次上访,地方官员告诉他,没有政策说必须给你安排进编制,何况,我们也没有编制。

 

曾健所在村的村支书告诉我,曾健进村后让村民开始种甘蔗。89年的时候,村里才通电,可以想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村支书随后告诉我,现在村里甘蔗年产量有三万到三万五千吨,一吨可卖270元,一年甘蔗的收入近千万。

然后他又说,曾健在村里群众中威信很高。

 

对这些年轻人的评价,常有截然相反的说法。韦必能,也是一个挂职在乡计生所的村官。他的上司里有人说他完全不行,能力也很差,态度还不端正;有人却说他是公认的能吃苦、能干活的人。

 

分清黑白,这么难吗?

 

不过,村支书对曾健的高度评价,并未改变曾健的状况。他没有地,因为他是非农业户口,一个月只有510元的工资。穿着破短裤,带领万元户。呵呵,这是曾健自嘲的话。

 

或许,他们不该等10年。不过,我不知道那个年代,一纸红色组织部的干部介绍信,对一个年轻人意味着什么。广西的官员们常常质问他们,你们嫌工资低、没编制,为什么还赖着不走呢?

 

其实,他们很老实。因为想去上访的消息走漏,当地政府将他们强制送进学习班,他们无助而可怜。那里面的遭遇,想都能想得到。

 

没有编制,这是当地官员如今最大的苦恼,没有编制就意味着这些人确实安置不了。但,官员亲属在来宾改县建区突进进入编制,并不是秘密。

 

来宾市委由官员其实告诉我,确实当时突击进了一些人,还查过,清退过一批。不过,兴宾区的官员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从组织部到人事局到区委常委,都认为安排官员亲属进编制并不违法。

 

这就是当官的好处,知道什么违法什么不违法。为什么,人家懂政策啊,知道政策的空子在哪里?那个年代,进编制不需要考试,安排干部亲属进编制并不违法。

 

他们还是承认有违法的事,比如虚报在岗人数骗取财政工资的事。今天,电话里我问一个区常委这事调查怎么样了,人家轻描淡写的说,会让他们纠正的。

 

下午,村官来电话,有官员通知他们去接受记者采访。又有村官来电话,说乡里干部们接到通知,有记者要来采访,所有受访的干部都要低度评价这些村官。

 

要提醒某些怀司马昭之心的老爷的是:在申诉材料里,有143个“差劲的村官”摁了红手印,这里面有135名党员,而且都是你们在人家挂职期间培养的。昧着良心否定他们,是否有政治风险,你们得三思。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对河南那个副局长说出“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之类的话,不再觉得奇怪了吧。

 

问我为什么?呵呵,很明显啊,某些老爷连他们的同志都打算没当自己人,还能把你平头百姓当自己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