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隔离生活

标签:
杂谈 |
注:未经新京报许可,不得转载。
昨日中午,获准进入成都市传染病医院甲型H1N1流感病防控指挥中心,通过安装在病房内的摄像头,目击了我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病人包雪阳在特护病房内的生活情况。
可惜,当时没带相机,借一个同行的相机拍了几张。
电话太多被迫换卡
在成都市传染病医院H1N1流感病防控指挥中心的监控器上,可以看到,从中午11点40分开始到13点28分,身着白色背心的包雪阳大部分时间在通过手机打电话。
从监控器上,隐约可以看到包雪阳打电话时不时笑呵呵的。一会坐在凳子上打,一会躺在床上打,一条腿有时则在隔离病房内边踱步边打电话。
“他身体不错,很壮,你看他那个样子,现在很悠闲,病情稳定下来了,情绪好多了。”陪同观看录像的成都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田明说。
田明介绍,包雪阳居住的病房,是该院烈性病房。他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患者后,该楼其他病人已经于11日全部撤离。看护他的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由于防护服很厚,医护人员不得不三四个小时就轮班。
田明介绍,轮休的医护人员离开病房后,要在缓冲区脱掉防护服,然后彻底消毒清洗,然后才能离开烈性病楼。
因为完全与外界隔绝,包雪阳很想知道外界对于他的信息,所以委婉提出了想在病房里上网的要求。目前,医院正在设法为他居住的病房内安装宽带。
一名参与包雪阳病情治治疗的医生则介绍,根据该病房的条件,目前可能很难满足他安装网线的要求。
“现在,他基本上能通过电话从朋友那里知道媒体关于他的报道。”田明说。
该医生介绍,因为电话太多,包雪阳不得不换掉了手机号。11日,包雪阳的父亲托人给他买了新手机号,通过医生送进了他的病房。
“受不了啦,电话太多了。”包雪阳向照顾他的护士说,都是亲戚朋友和同学打电话关心询问病情的。
打电话间隙,包雪阳则打开电视,双手叉腰站在电视机前看电视。
得知病情好转情绪不错
中午12点,包雪阳开始吃饭。入院时,他一直食欲不振。从11日上午开始,他的胃口好了起来。医护人员认为,这表明他病情好转。
“我们提供了几个类型的营养套餐,也询问他的饮食爱好,在不影响治病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他的饮食要求。”田明说。
上述参与包雪阳病情治疗的医生介绍,吃饭一般是包雪阳自己点菜,如果他点的菜医院食堂不能做,会派人到外面去买。11日中午,包雪阳点的是黄瓜肉片和炒青笋。早上,吃了2个鸡蛋和一个面包。
田明还介绍,进医院第一天包雪阳无意说起自己的衬衣两天没换了,医院马上派人给他和他同样在医院被隔离的亲属买新衣服送到病房。
刚吃了几口,包雪阳老家内江市的市委书记唐利民来到指挥中心,想通过病房里的电话慰问包雪阳
通过免提功能可听到,讲一口四川话的包雪阳笑呵呵地说,“我很好……我的病不是特别严重”。
电话中,包雪阳简单回忆了自己就医的情况,“我在从北京到成都的飞机上,才感到不舒服,是怕影响其他人,所以一下飞机赶紧去了医院。”
通过现场录像可以看到,除了打电话和吃饭,包雪阳会主动戴上口罩。田明介绍,刚进医院包雪阳不太配合治疗,经常不遵医嘱摘下口罩。这两天情绪好转,很配合,一般和医护人员接触会主动戴上口罩。
参与治疗的医生说,得知自己病情好转后,包雪阳情绪也好多了,经常会和看护的护士 “摆龙门阵”。
成都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何军介绍,包雪阳在市传染病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已进入第三天,经部、省、市医疗专家组治疗和护理,目前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体温已基本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明显缓解,咳嗽减轻,经过心理干预与心理辅导,焦虑、紧张情绪消除,情绪良好,进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