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事
(2008-07-30 00:07:14)
标签:
情感 |
到北京满一年的时候,很想写点什么。但虚荣心作祟,总觉得一年里乏善可陈,不值得纪念,写点东西的念头也就搁下了。
7月16日那天,也想写点什么,但那一天中介逼着搬家,琐碎的忙碌,无家可归的沮丧,没有心情写。
7月21日,从武汉飞昆明;25日,从昆明飞普洱。
天气还是那样诗意,时而晴朗时而有雨。在孟连回普洱的路上,还有太阳雨一路送行。
这样的环境里,心情很放松,又开始矫情,写点的东西的念头冒了出来。
写来的时候,却发现北京那么陌生。
7月上旬,从沈阳回京后,一律师朋友邀聚。刻意坐公汽倒地铁赴约,熟悉沿途市情。
进了地铁站,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走。还算镇定,问地铁站的工作人员,顺利到达目的地。
算起来,到京后坐地铁的次数,远不及出差坐飞机的次数多。对北京的陌生,可想而知了。
鞍山电台的一位朋友,问我北京生活的感受。回避了这个话题。很窘,其实无细节而生动的感受可言。
以前,常以为对一个城市的喜欢,往往是源于对这个城市里人的喜欢。久了,走的城市多了,还是那么坚持着。
比如云南,第四次来了,这里风景气候皆佳。丽江,“艳遇之都”,去了两次,住过数晚;第一古镇和顺,也留过一宿。昆明、大理、玉溪、普洱、曲靖、临沧,这些去过的地方,也各有风情。
但我并不爱云南。
我其实是个乏味的人,对云南的美景佳肴,都缺乏足够的鉴赏能力和追求欲望。和顺,古朴的村落外,老农耕作,白鹭飞绕,诗意、自然。也眷恋那种自然淳朴的氛围,但一个人的孤独,冲淡了所有其他的欲望。
不爱云南,其实不是云南不好。
在北京,常常不愿出门,不结交新的朋友,书读得并不多,饭做了无数顿,厨艺也许大有进步。
这么说,或许又有朋友会觉得北京的生活乏味无趣。正如前一篇博客流露出的低落、晦涩,让好些朋友担心。谢谢大家,我会好好调整的。下次看到我,一定还是笑得阳光明媚。
北京与云南其实不同。在北京一年,经历了在武汉5年都无法比拟的种种世态人情。对诸多的灰暗与不公,虽有一时情绪的失望和困顿,但都不足以改变我。
继续生活和做自己想做的事,寻找可以能影响自己去爱一个城市的人。这就是我要说的和要做的。
31日晚8时,从昆明飞北京,晚12时到京。答应请我吃饭的、看电影的,呵呵,请自觉安排行程,不要总说是我没时间。
诚意,诚意!我强烈呼吁大家要有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