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记得2007年的8月,湖北襄樊一些贫困大学生不给资助人写信打电话,被斥为不感恩,还有3个孩子差点被取消资助资格;近几天,是雪灾受助的湖北松滋人不去参加央视节目,被央视一工作人员斥为不感恩。嘴巴上说了不解恨,还要写成文字上网传播,口诛笔伐。
说这些人“鸭霸”,首先是看他们如何定义什么叫感恩。先说贫困大学生不感恩的人,依据的是孩子们不给资助者写信或者打电话。
庆幸的是,也有不鸭霸的人,后来《南方周末》报道了——有的女企业家没有给学生留电话和地址,告知通过电子邮箱联系就好;有的留下秘书的电话,告诉学生,“没有要紧的事情,不用直接联系我”。
更可怕的是,这些女企业家高兴了,就要召集这些可怜的孩子搞捐赠、资助仪式。自然,女企业家们会请电视台或者报社的记者去现场,台下还要组织上百人捧场。
于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一个贫困孩子参加捐赠仪式,上台前挪了两步,又猛地坐了下去,全场愕然下,孩子眼泪直流。孩子妈无奈地说,“娃的裤子穿得太久,裤裆炸线了。”见面会完后,孩子扑到在妈的身上说:妈,当穷人实在太蹩了!
要资助穷人,固然很好,但是别把这些被资助的孩子拿出来秀,想想人家的自尊心好不好?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这种自尊心不健康。对于持这种观点的先生女士,我只能说他们“很健康很鸭霸”了。
那么大点的孩子,因为出身在贫困家庭,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自卑、敏感不是他们的错,大伙不该去苛求这些孩子因为拿了人家的钱就得完全配合作秀。否则,基本可以认定,所谓的爱心和慈善是别有用心的。
和谐社会,肯定也有大批真心慈善的。这些先生女士,肯定不会苛求这些孩子得时刻记着自己,更不会导演着让这些孩子眼泪汪汪地在大众面前感激自己。
再说,那些孩子不打电话、不写信就真的是因为不知道感恩?也未必吧。
贫困家庭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自卑羞涩甚至极度内向的,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于拍马、不会来事讨好人,这些性格特征导致这些孩子很难去面对资助人并大声说谢谢,可是并不表明人家孩子心里不感激不感动不感恩啊。
再说央视工作人员认定的不感恩,是因为这些人不愿意参加节目的制作。我就奇怪了,感恩就必须得当着央视的镜头说了才算,人家参加湖南卫视的节目说了感谢的话就不算?
真是典型的“鸭霸”。
这里要解释一下,“鸭霸”是闽南语,意思是说不讲道理,以自我为中心,更显著的特点就是还很横,不讲道理。
再说说那些在外辛苦打工的松滋人吧。往返一趟北京,成本是巨大的,即便央视能负责人家的吃住行,但是耽误了活计,糊口的工作可能就丢掉。那些小工厂的老板不会体恤民工们,谁耽误了他生产赚钱他就要开除谁。这就是现实,当然,在央视工作的那位鸭霸先生,很难有这种体会。
还有就是,湖南卫视能请到人,为什么央视就请不到,除了这些松滋人担心影响自己糊口的工作,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呢?湖南卫视是怎么请人家的,值得央视去学习一下。
呵呵,央视这回是把湖北人当鸡了,杀鸡给猴看。以后想请人去参加节目,谁敢不去?这回请的是民工不去,可以说人家是不感恩,下回请的要是名人不去,可能要说人家耍大牌。
呵呵,这真是——央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但这些小老百姓,不管你生气不生气,他还得去考虑明天的活计,得去想办法赚钱养家糊口,老婆孩子,老家年迈的父母,都指望着他们呢。央视,毕竟距离他们太远,太高不可攀了,得罪了也不会带来太多的麻烦,倒是那些名人明星们得注意了,别让人逮着机会说你们“耍大牌”。
这里,真得呼吁一下,别老盯着那些受助的弱市群体,别逼着他们必须去当众表达感激之情。
他们,还有比去说感激更重要的事,比如赚奶粉钱,比如赚钱给老家病中的父母买药,比如给自己的老婆买个地摊上几块钱一个的金属戒指,再比如带一起打工的女朋友去电影院看场电影。
这些,都比嘴巴上去感激别人重要,因为这些事情更关系到稳定,更关系到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