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下1mm的楔状缺损会怎么选择治疗
(2012-02-03 07:13: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补牙与根管治疗 |
http://dentist.dxy.cn/bbs/topic/21695165
病人是右下7,原来是舌侧龋坏,充填物平龈,探针一勾,发现龈下继发龋,去除充填物后发现龋坏类似根分叉。开始是考虑过让病人拔牙,但是病人右下6缺失,拔掉后这边牙功能就确实了,而且右下7本身也有活力反应,并且牙齿比较稳固,于是就局麻下用电刀切龈,完全暴露根分叉以暴露龋坏部分,去尽龋坏后玻璃离子充填,之后在用快机修整外形
这里我说说我个人的想法,
首先,树脂之类的是不能用,因为其缺损在龈下,树脂的微渗漏几乎不可避免,而玻璃离子相对好一些,并且能持续释放F,防止继发龋,另,玻璃离子对隔湿的要求相对也小点
其次,切龈是必须的,不然龈下悬凸会刺激牙龈,反复炎症或者继发龋,这点很难挽回。同时,推荐电刀切龈,因为切龈后基本不出血,如果是刀片切龈的话,切完后出血较重难以止住,会影响充填
另,必须恢复正常的外形,包括根分叉区域!如果只是简单的直接糊上去的话,根分叉区域也会有菌斑残留之类的问题,会影响效果,所以必须恢复原有外形,穿通根分叉,加强自洁效果
最后,其实缺损到龈下,牙槽骨一般会吸收到缺损下面,因此一般不用凿骨,多切点牙龈就可以了,如果能完整合适的恢复外形的话,牙槽骨不会因为刺激而继续吸收,那么有生物学宽度在那里,牙龈自己会长回去的
因为虽然进行了龈切,但是实际上平龋坏下缘就是牙槽骨,因为生物学宽度的关系,牙龈会重新覆盖上去,这时龈沟液就来了。。。。
其二,进口玻璃离子强度之类的,不比普通树脂差,而且对隔湿的要求要小。毕竟没有必要去骨,这时也很难做到普通平龈缺损时用排龈线的隔湿
其三,穿通根分叉,可能我表述不当,我的意思是恢复原有的根分叉的外形,使其原有的根分叉仍然能通过此处,而不是糊了一团玻璃离子上去之后把根分叉掩盖住了。
其四,没补好的话,因为充填物,牙菌斑的刺激,牙龈会受到炎症影响,无法重新回复,并且由于牙龈炎症的影响,又会继续导致牙槽骨吸收。补好的话,简单的说法就是,牙龈会重新长到牙槽骨上2MM左右,覆盖我的部分充填材料上去。
其五,这类患牙选择牙周手术主要是尽可能的补好,防止本身的脱落、继发龋等,同时也是减少对牙周组织的刺激吧!,就是这个意思。
最后,改天我把X片拷来发下,再试试可不可以让病人复诊来看看,毕竟有图片就能直观很多
. 不排龈根本补不住,悬突绝对要避免。首选还是排龈,如排龈线和更正规的橡皮障(要配合专门的夹子);次选手术排龈。
2.
材料首选玻璃离子(尤其是光固化改性的compomer一类);次选,树脂类菌斑控制差,书上也这么说,我嘴里有树脂,我也有切身体会。
3.
排龈不行时要选手术,附着龈高度足够,选切龈术;附着龈高度不足选根向位手术,或者转瓣手术。经验不足、连根probe都没有、不知道什么叫“生物学宽度”的牙医就转牙周科做吧。
4.
进一步考虑:充填物龈方和牙槽骨之间符合生物学宽度;上皮附着不可能发生在现今的任何充填物上(充填物到龈下3mm,将来就至少有3mm牙周袋);该牙要做全冠修复的话,全冠边缘要在充填物根方至少1mm,手术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