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青岛口腔医院牙龈出血洗牙口臭粘接剂固定修复全瓷牙牙齿美容烤瓷牙瓷贴面牙医 |
分类: 固定修复 |
但是北医八年制口腔修复学教材第56页,对于烤瓷的缺点的第三点说:“金瓷冠唇侧预备量相对全瓷冠较多,容易造成意外露髓”
恳请战友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谢谢了
zhangsimon:首先flyinghome
战友还没有真正理解“强度”概念,我认为您的“强度”是体外
的抗压强度,就这一点而言,大部分烤瓷冠大于大部分全瓷冠!而到口内,修复体的强度应该是牙,粘结剂,修复体(包括桩
核
冠)形成的复合体的综合考量!随着现代瓷材料(包括桩核材料),粘结材料的发展,瓷-树脂粘结剂-牙复合体强度应该远远大于金属-粘结剂-牙复合体强度,这一点通常被理解成固位力,但实际上树脂粘结剂对瓷的强度有“增强作用”(口水话);因此,在理解全瓷强度时必须要考虑树脂粘结剂的使用!这是其一。
其二是PFM分层至少有金属基底层,遮色瓷层,体瓷层,釉瓷层;按现在的全瓷材料,具备PFM体瓷层厚度及能满足强度与美观的需要;比较中发现全瓷材料较PFM至少减少了金属基底层与遮色瓷层的备牙量;如果选择金沉积等软质金属基底,则能更多减少备牙量。
第三要注意教材中所述的全瓷至少在现在不包括氧化锆等相对透明性较差的材料,如果选用这类全瓷材料,由于修复体分层类似于PFM才能有较佳的美学效果,因此备牙量不比PFM少,甚至等同金沉积。
其二是PFM分层至少有金属基底层,遮色瓷层,体瓷层,釉瓷层;按现在的全瓷材料,具备PFM体瓷层厚度及能满足强度与美观的需要;比较中发现全瓷材料较PFM至少减少了金属基底层与遮色瓷层的备牙量;如果选择金沉积等软质金属基底,则能更多减少备牙量。
第三要注意教材中所述的全瓷至少在现在不包括氧化锆等相对透明性较差的材料,如果选用这类全瓷材料,由于修复体分层类似于PFM才能有较佳的美学效果,因此备牙量不比PFM少,甚至等同金沉积。
flyinghome:总而言之,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zhangsimon战友的话 :
全瓷冠的牙体预备量应该比烤瓷冠的牙体预备量少?
那么对于肩台的宽度,二者有什么区别?
按照zhangsimon战友的说法,是否是全瓷冠的预备体肩台是应该小于烤瓷冠的?
请指教,谢谢!
全瓷冠的牙体预备量应该比烤瓷冠的牙体预备量少?
那么对于肩台的宽度,二者有什么区别?
按照zhangsimon战友的说法,是否是全瓷冠的预备体肩台是应该小于烤瓷冠的?
请指教,谢谢!
zhangsimon:应该是滴!
而且按牙体保存理论,前牙即使是死髓牙,贴面应该是首选,这一点PFM是没有任何优点的!
如果我们画一下PFM冠牙颈部的分层情况,发现如果选择非龈下肩台,任何小于1mm宽度的肩台,是很难表现瓷修复的美感的!(不包括全金属脚边)图例见连接——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03&id=9262202&sty=3
而且按牙体保存理论,前牙即使是死髓牙,贴面应该是首选,这一点PFM是没有任何优点的!
如果我们画一下PFM冠牙颈部的分层情况,发现如果选择非龈下肩台,任何小于1mm宽度的肩台,是很难表现瓷修复的美感的!(不包括全金属脚边)图例见连接——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03&id=9262202&sty=3
flyinghome:感谢zhangsimon战友的指点,接着向zhangsimon战友讨教。
既然烤瓷冠的“强度”不如全瓷冠,牙体预备量较之全瓷冠也更加多,美观效果更是相形见绌。那么烤瓷冠较之全瓷冠有什么优点呢?
如果烤瓷冠与全瓷冠相比,完全处于下风,岂不是没有临床应用的必要了?
还请指点迷津,谢谢!
既然烤瓷冠的“强度”不如全瓷冠,牙体预备量较之全瓷冠也更加多,美观效果更是相形见绌。那么烤瓷冠较之全瓷冠有什么优点呢?
如果烤瓷冠与全瓷冠相比,完全处于下风,岂不是没有临床应用的必要了?
还请指点迷津,谢谢!
zhangsimon:PFM的价格要低得多,价格的因素除了考虑加工成本,操作难度是很重要的一点。
另外,固定桥之桥体就需要其绝对 的抗压强度,尽管氧化锆类等全瓷可以满足桥体的强度需要,但由于其一些还没有解决的缺点,综合考虑优势还不如PFM桥!
另外,固定桥之桥体就需要其绝对 的抗压强度,尽管氧化锆类等全瓷可以满足桥体的强度需要,但由于其一些还没有解决的缺点,综合考虑优势还不如PFM桥!
flyinghome:今天继续读北医八年制教材至78页,它比较了全瓷冠与烤瓷冠的优缺点,应该是找到了正解,我是这样理解的:
1.全瓷冠的强度没有烤瓷冠的强度大,单纯从强度来说,全瓷冠的牙体预备量要比烤瓷冠的牙体预备量大。
2.在前牙唇面或者后牙颊面,烤瓷冠牙体预备量要比全瓷冠多,不是因为强度的原因,而是出于美观的目的。
3.虽然唇面或者颊面的牙体预备量比较多,但是在邻面和舌面由于不涉及美观问题(假设此处烤瓷冠也为全瓷覆盖),烤瓷冠的牙体预备量是小于全瓷冠的。即烤瓷冠的牙体预备更为保守,更能保存牙体组织。
4.对于固定桥来说,全瓷冠还不能全部到达强度要求。
不知zhangsimon兄以为如何?
这些纯粹是就理论上的探讨,和临床实际可能还是有出入。
由此想到一个问题,烤瓷冠唇侧1mm的肩台是如果不是出于美观考虑的话,能不能再小一些?因为邻面都要求0.5mm的肩台即可。(抑或书上的意思是:邻面颈缘不是瓷覆盖?)_
1.全瓷冠的强度没有烤瓷冠的强度大,单纯从强度来说,全瓷冠的牙体预备量要比烤瓷冠的牙体预备量大。
2.在前牙唇面或者后牙颊面,烤瓷冠牙体预备量要比全瓷冠多,不是因为强度的原因,而是出于美观的目的。
3.虽然唇面或者颊面的牙体预备量比较多,但是在邻面和舌面由于不涉及美观问题(假设此处烤瓷冠也为全瓷覆盖),烤瓷冠的牙体预备量是小于全瓷冠的。即烤瓷冠的牙体预备更为保守,更能保存牙体组织。
4.对于固定桥来说,全瓷冠还不能全部到达强度要求。
不知zhangsimon兄以为如何?
这些纯粹是就理论上的探讨,和临床实际可能还是有出入。
由此想到一个问题,烤瓷冠唇侧1mm的肩台是如果不是出于美观考虑的话,能不能再小一些?因为邻面都要求0.5mm的肩台即可。(抑或书上的意思是:邻面颈缘不是瓷覆盖?)_
zhangsimon:应该是这样的,具体到临床还要看医生的设计理念与操作习惯了!
我再强调全瓷的树脂粘结!(而从这个角度看,树脂材料在牙体修复领域或许更有前途。)
比如烤瓷冠的舌面牙体预备,如果选择全金属舌面,那么可能0.3mm就够了;但如果你选择全瓷“冠”,那么这样的厚度是肯定不够的,但问题是你如果追求到保存的人性要求,那么选择“冠”修复就是错误的,贴面,嵌体才是理想选择,他们或许根本不需要预备舌面或领面牙体!
我认为现在我们很多医生存在这种认识误区,即认为冠一定比贴面/嵌体“牢”,根管桩加强牙“牢度”等.....
我再强调全瓷的树脂粘结!(而从这个角度看,树脂材料在牙体修复领域或许更有前途。)
比如烤瓷冠的舌面牙体预备,如果选择全金属舌面,那么可能0.3mm就够了;但如果你选择全瓷“冠”,那么这样的厚度是肯定不够的,但问题是你如果追求到保存的人性要求,那么选择“冠”修复就是错误的,贴面,嵌体才是理想选择,他们或许根本不需要预备舌面或领面牙体!
我认为现在我们很多医生存在这种认识误区,即认为冠一定比贴面/嵌体“牢”,根管桩加强牙“牢度”等.....
后一篇:关于咬合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