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笔丹青变》
(2025-11-17 06:16:23)
标签:
木笔丹青紫色白色变文 |
《木笔丹青变》
金学孟
角色:甲(说书人):声音浑厚,如鼓声,掌控叙事节奏,描绘“书写”的力量感。
乙(画师):声音清越,如箫声,负责“绘画”的意境渲染,空灵唯美。
乐器部署:
古琴:全曲基底,如时光流淌,清冷而悠远。
堂鼓:配合甲的说唱,点染顿挫,如笔落惊风。
洞箫:配合乙的吟唱,描摹意境,如墨色晕染。
琵琶:在高潮处加入,用轮指与扫弦表现色彩迸发、万物争春的绚烂。
正文
(【起·藏锋】古琴泛音,清冷如霜。鼓声沉闷,如大地冬眠。)
甲(说):玄冬为卷,霜雪作墨。
紫毫藏朱,素笔隐魄。
此双木笔,高悬于寂寞。
收尽锋芒,静待春之开锣。
乙(吟唱):听—
(箫声幽幽,如寒风过隙)
天地一纸,素白萧索。
笔尖凝寒,未点未破。
心头有山河,笔下有星河。
只待一声惊雷,唤醒沉疴。
(【承·蘸色】古琴转为按音,旋律渐起。鼓声如心跳,由缓渐急。)
甲(说):雷鼓轻擂,暖阳初泼。
紫笔蘸霞,白笔染月。
朱砂一点,破冰而出;
素墨一痕,云开雾歇。
乙(吟唱):看啊—
(箫声转亮,如初春溪流。)
那紫的,是胭脂初热;
那白的,是琼玉新琢。
一笔破晓,一笔描摹。
将寒意,化作温润的轮廓。
(【转·挥毫】节奏陡然加快!鼓点密集如骤雨,琵琶扫弦,金戈齐鸣!)
甲(说):东风浩荡,长卷尽展!
紫笔狂草,龙飞凤旋!
白笔工笔,精描细染!
书山河壮丽,绘天地斑斓!
乙(吟唱,声音高亢,情绪饱满。):
(箫声高扬,琵琶轮指如繁星炸裂。)
一笔写尽千山绿!
一笔染出百花繁!
蝶舞成字,莺啼作款!
这丹青一卷,名为“灿烂”!
(【合·留白】所有乐器在最高点戛然而止!唯余古琴一弦,余音袅袅。)
甲(低语,如落款之印):歇!
乙(轻吟,如画卷上的题跋):
(箫声复起,悠远空灵)
繁华落尽,墨香未干。
非为留形,是为留魂一段。
甲(沉声,与箫声相和):
笔已归鞘,魂入江山。
(【尾声】古琴与箫声交织,渐渐淡出,仿佛画卷收起,余韵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乙(极轻,仿佛来自画中):
待来年……再绽。
乙巳年初冬九月二十八拂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