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份千字文作业·寻找语言背后的哲学

(2011-09-04 04:10:30)
标签:

成路

诗歌

一份作业

短札

文化

分类: 积馀堂札记

冰峰只有七分之一露在海面上,七分之六在海水里,这样冰峰是稳固的,写作的时候文本表达也是这样的。这是海明威冰峰写作理论的大意。像他《在密执安北部》最后一段所写到的莉芝的几个动作,只是冰峰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却把莉芝的内心世界作了极为有力的暗示。这是说写作,但让我知道了优秀的作者和优秀的读者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一部好的作品,乃至成为经典,那我做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就努力寻找作品中语言背后的暗示,或者说哲学命题。

在这里我想说阅读有两种,一种是知道阅读者,他们饱读了书籍,甚至可以背下大量的书,但只停留在语言记忆,或者评论家对作品的固有分析上,而读者自己和作品没有建立关系。另一种是寻找哲学的阅读者,他们在阅读时,让作品中每一个句子都成为自己的呼吸,从中发现写作者隐含在语言中的象征意味和在自己经验中的哲学体系,然后把这些发现化解在读者的脑子里享受终生,这样我们允许读者遗忘作品的细节。

作为写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位寻找哲学的阅读者,和优秀的作者共同努力筛选出好书,然后进行异质化阅读。也就是说在面积的阅读中,抽取出属于自己的知识蹊径——我有一个写作观点:根底,或者说根源,我的根源是《诗地理考》(宋·王应麟)、《诗经地理考》(台湾·任遵时)两本书,这两本大著使我学会了对万物的尊敬,使我在诗歌写作中坚持原始文化的意象因子。

正是根源的培养,需要自觉地在阅读陷阱里生活着。这里的陷阱是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线索跟踪阅读。我之所以说发现知识线索跟踪阅读,而不是按照某种大纲,或者某人的范式去阅读呢,我是想强调个性,写作的个性其实是从阅读的个性开始的,这也是搭建一个写作者做派的重要环节。我自己的知识线索是在观察西部地理的时候,进行河流、山脉、民族通史、地域志书、地名志等的阅读。这些书籍喂养了我,也把我变得孤独,使我总在大众偏一点的地方看世界;也告诫我,知识线索在书籍里可以寻找,在残垣断壁(废墟)的遗址现场也可以寻找。这样我2000年以来,沿着书籍,沿着我写作的纲目给我的点,在西部一点一点地行走,用我目击的物象恢复传统,形成链条,从知识依附中蜕变。

这是我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进入文本内部的途径。我在阅读中还有一份思考,那就是和作者对话,追问他对人类遗缺的争辩,或者灵魂的拷问;追问他智性的发现,或者鄙视的恶……

当然,我读书是我热爱作者的文字和作者需要我看见他作品中沉在海底七分之六的稳固根基——搭建下精神的哲学佛塔。

 

2011-9-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