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向文化源头的大风歌(四)

(2009-01-13 22:01:12)
标签:

太阳的分蘖

成路

刘全德

积馀堂

文化

分类: 母水

通向文化源头的大风歌(四)

    ——成路诗歌风格论

 

意象旗帜下的回忆

 

第六章《太原:意象旗帜》,共24 首诗歌,分别展开二十四节气的歌咏,既对开首《母水》进行对接,又综合了前三个主题(感恩、祈神、家园)的意象系列,汇集成浩浩荡荡的人马,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对“天道”这一中国哲学的最高观念进行形象化演绎。用一句较为轻巧的话指出其主题,就是“回忆”——一个深深着迷于世界奥秘的诗人所做的农夫式的孤独回忆。

一开头,杂沓而至令人目眩神摇几乎不知所语的众多意象飞速运转,掩盖着创造主体的孤独感。意象里含着试图抽身离去但却注定困守的命运感,笼罩了面对二十四节气的回忆与诉说。“我的房屋  和石炭被死亡收买/我孤寂地守候着冬眠的电话。”“骨质的山林在除夕的午时轰然倒下  巧匠束手无策/游走的树木和沉睡的根基踏上了种植的列车。”目睹世界自在运转不为任何生命停滞,呼号无能为力祈愿也无能为力,诗人不能不产生深幽的孤寂。这是“伟大的孤独感”,是回忆面对“天道”作出的第一反应,是射入文化源头的那束幽暗光泽。

道之行为气。“气”的成形变更,发生于每一空间方位,决策了生命,但“气”的源头却来自于空中的星辰、太阳。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今天已被庸俗化,然而最早发现这一宇宙图谱的中国先民们在创化它的时代,却怀有虔诚而清醒的悟道之自觉。古时的节气称为“气”,每月有两个气(节气和中气),依斗纲(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星)方位命名。故而,这些节气不仅是时间概念,亦是空间概念,中国北方的先祖们把它凝固成精神实物,作为两仪、四象、八卦的延伸图式,让它结合黄河流域的自然气候和景观,演示天地人协同交合的特征,预示、指引在大地上生根的所有事物的命运。这是中国人所悟解的“道”的综合路线,既充分神秘化抽象化,也充分地实用化具象化。小而言之,它作用于一季农事活动,大而言之,作用于人类心灵运转。成路“大风歌”式的风格能力在此找到用武之地,这时候他让自己走在一条更高的钢丝上:靠一己心灵的回忆自由出入其间。二十四节气依然只是他超度事物形骸走向神性境域的一个工具,他凭此更深地进入词语根部:那个道与气滋养心性的部分。“让万物沿着飓风的方向流浪,”“借着烟囱里倒回来的风/铸造爱人的容颜,”“这是把谷物交还给荒野的过程,”“梦游人的脚印是屠场惟一的灵性的光。”这些引用在纸面上的极少量的片语,已包含绝大的精神回归的勇气,它们的晦涩是必然的,是牵引读者们精神的战车久疏疆场后遽然归来面对现实搏斗产生的必然的不适,也是讽咏复杂之物的“大风歌”的歌调已被同代人陌生化所致。

这“意象的旗帜”下,排列两大意象方阵:正与变。阴阳流转的正道是地与天的正常交流,风云水火、人事变迁、生存死灭构成其常态形式。姐姐、祖母、凤这些阴性事物柔美安详,我、祖父、刀这些阳性事物暴烈粗豪,恰成对照,各安天命各安天道,是秩序中的物品。逸出正道的“变”的部分,在二十四首诗歌里形成秩序之外的序列。有至阴之气的裂变物:淫妇、歌伎、狐狸、蛾子、露妖、情人、孕妇等,基本都是人间意象序列的延伸。也有至阳之气延伸出去的形态:大鸟、蚯蚓、蜜蜂、箭簇、锉、坚硬的石头、歹毒的钢锤等,都是自然序列意象。前12首诗歌排出第一方阵,后12首诗歌加入第二方阵的冲击。

12首诗,渐次凸显到前台的裂变延伸意象,丑恶粗粝,非比寻常,像邪魔幽灵一样诡异地挤进诗行。它们的出现出人意料,但却以另一种形式的力量推动诗歌前进,在正音之外混入妖异之音,维持了语言张力的持续性,确证着“生”的多样形态和色彩。“狐狸蹲着/像一团白色的火妖艳地招惹着圣徒,”“赤裸的露妖用绿色的绸带蒙住眼睛/在靠拢母亲的路途上/对午夜说:你迁徙,情人的房子点燃了长明灯,”“那些从泥土里走出的蚯蚓/是季节的幽灵,和石门格斗,和重量的光格斗/惨烈的战争使洪水回落土地  山石脆青。”显然,它们的破坏力十分惊人,前边五章建立的意象世界大有被冲垮的危险。对丑恶的审视能力,将对整个组诗的完成带来艰巨挑战。

《葵花上的鱼》是第二十首,就体现出写作之外的恍惚:“被鱼遗弃在刺骨的寒水里的河神/呼叫风把自己安葬在花的蕊芯中。”河神曾是驾驭大河两岸的养育力量,而随着农事如火如荼地推进到更高文明期,这统管大地上一切孕育、滋长事宜的至尊者,在另一方阵对立力量作用下走向冷冻期,陷入天道运行所设定的阶段性命运,并且它的悲惨处境绝非人力能够修改。“拉风箱的巨匠把季节喂进炉膛。”我们分明地看见诗人悸动的孤独与无限怜悯之心,这令人略感惆怅。所以,临近完篇的诗人必会透出一点信息,这时,他极其脆弱,命运的忧郁的影子将一次次飘过他诗歌的天空。

22首《雪在合作》,就是献给孤独者(诗人,农夫,所有被孤独折腾的劳作者)的祝词:“留下雪铸的门槛,冷兵器一样祈祷火焰扑身/法老隔门送过手来  紧握陌生的溪水/和庄稼的根须。倒下的天空堵住门,拦挡生命的力量/雪在下,严实地盖住堵门的天/柔软的雪厚了之后,是消融的冰,是消融的水,是滚热的土。”大雪节来临,循环即将终结一个段落。杀生的雪,也蕴藏着复活生命的力。阴冷与炽热,罪恶与善良,“合谋成本源的力量/使精灵的元气开始漂泊。”这里,对立最终实现和解。在“气”循环创生的宇宙图谱上,诗人倾向于把这两种力量(正与变)都看做冥冥中不可或缺的,都是过渡到时间彼岸的一个渡口,一个驿站。第23首《土质的光》:“过渡的节气是临时的店铺  开张和关闭,兴隆和萧条/由猛虎的时间做主。”收束全章的诗歌《我的身体处理方式》写道:“自己把这具肌肉的物件送进大海/祈求风浪别把肉体推到岸边接受眼睛的亵渎。”陶渊明所谓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确是人可以做出的最高努力。

结尾处,我要说出自己的感言:太阳之子,应当入水安怀,水是大地上阳光普照的最洁净所在。行走一生的人子,歌唱一世的鸣蝉,应当重视肉体的归宿,因为这同时也是对肉身负载的灵魂的尊敬。入水,融入母水,流过大地,回归故乡,通往终结生命的海一样空灵的世界,是“大风歌”的歌者最终的意向。真能如此收束一生的寒热,像收束一首诗歌一样,怀抱孤独的回忆,与气同化,与道通行,足矣。

 

 

注释:

①②③④⑥成路:《雪,火焰以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7月版,第142页、第117页、第7页、第143页、第144页。

⑤成路:《太阳的分蘖》,待出版

⑦⑧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3月第2版,第25页、第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