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解脱烦恼教育杂谈心理命理幸福修炼 |
分类: 杂谈妄论 |
看不到原来的你了,所以经常看见你没有话说是因为你晕了、迷失了!
中国人读书似乎有一个读经典的嗜好,古代的中国人好读孔孟,孔孟之外,似乎不屑一读,现当代的中国人好读马列,马列之外,似乎不屑一读,无论是主观或是客观的原因,总之,在中国造成了这样的事实:经典之外,人们所读不多,知之甚少。
其实,读书如同饮食,从营养学的角度讲,偏食可不是一个好习惯,偏食会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读书亦如此。读书太偏也会造成营养不良,精神上、思想上严重的营养不良。“书犹药也,可以医愚”,这句话历来被读书人奉为经典,其实这句话并不严密。书可以成为药,也可医愚,但必须有一个前提,这前提是读书须杂,如果只读一种书、一类书,非但不能将愚人医得聪明,说不定恰恰相反,结果把聪明人给医糊涂了呢!
中国有句俗话倒是非常经典: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读书是我们获得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书是一个主要的信息源,读书越多、越杂,人们所获得的信息也就越多越杂,凭借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和加工,人们的感知和认识将接近真理。一本书和一类书只是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种景观,只有读不同种类的书,我们才能从千百个窗口,看到千百种景观,欣赏到为自己所钟爱的那一道风景。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一种比较中的存在,没有高山,就显不出平地,没有湖泊的宁静,就没有大海的汪洋恣肆,书也如此。书本所涵盖的知识有优劣,有真伪,有深浅,有风格的迥异,有流派的不同。但不论哪一类书,作为对另一类书的比较,我们也应该认真地读一读,古代的要读,现代各家各派的更要读,经典的要读,非经典的也要读,学哲学的不仅要读马列,还要读康德、尼采、萨特、弗洛伊德;学经济的不仅要懂得东方模式,还要懂得西方模式;学文学的不能只钟爱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必须读点左拉,懂得一点自然主义。总之,读书须杂,否则,展现于我们面前的只是一种单色调,只是一幅并不生动的画面。
中国人大都不愿承认自己的愚昧,别的且不说,单说读书太偏就足以证明中国人的愚昧。读书太偏是必然致人于愚的,举例说吧,民主在西方已然成为一种社会制度,,成为一种与封建专制本质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但中国的许多读书人竟然不知道民主为何物,究其原因,不能不说是读书太偏。再比如说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既是一种腐朽的政治制度,也是一种垂死的政治制度,但半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不但没有垂死,反倒如日中天,中国的读书人大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究其原因,仍然是读书太偏。读书太偏的结果是使人产生偏见,使读书人走进死胡同。偏见其实是可以和愚昧划等号的,因此,不改变读书太偏的坏习惯,就不可能不产生各种各样的偏见,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的弱智现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