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感悟随笔谈天说地心理命理文化休闲哲学教育修炼解脱超越烦恼生活寓言 |
分类: 杂谈妄论 |
“摄影是一种表达,面对一组有表达力的摄影作品,我常常觉得,就像面对着一条蜿蜒的河流。浩瀚的苍穹之下,它波光粼粼,曲折向前,摄影者的心魂在河床深处秘密潜行;而两岸滟潋之处,惊起飞翔的是心灵,梦想,记忆、感动和想像......”
博文中选登的旷惠民的《树的前世今生》几幅摄影作品,老人看来,不仅喻示了生命的流转,也很好地诠释了“活在当下”的境界。
你看,像树一样,我们的生命:
空旷而孤单
苍老而智慧
也可能,像树一样,我们的生命:
是伟大的陪衬
是平常的依托
是辉煌的序曲
像树一样,我们的生命,可能:
长久地经历
短暂地消失
但是,也许你不相信,我们的生命是流转着存在:
你也许不知道怎样的流转过程,但是,你将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不同时空。
你看,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情……
或华丽
或庄严
或伟大
或平凡
或高贵
或腐朽
或为一人
或为大家
美女李楠说,在全神贯注地拍摄时,一个摄影师肯定是心无旁鹜的。
苏东坡诗云:“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好作品的产生是如此,人生的幸福境界何尝不由此呢?“物化”和“齐物”都是“自我”的消失,“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我们在《武当山说什么》之“上下十八盘”中说过:如果要去掉这个“自我”的话,唯一的办法,便是把它归回到一切人、事、物中去。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把一滴水回归到大海之中去,把有限投入到无限之中去。将自己奉献给众生,和万事万物融合在一起。我们不是都知道,心底无私天地宽?那么更进一层,再严格一些,心底无我的时候呢?
这样的心境的时候,你便不论去哪里都可以,不论做什么都可以。你已经从必然走向了自由,便不论在哪里和做什么都能够不逾矩。你不会特别地挑选什么,或者格外地厌弃什么,不管做什么,你都能好好地做下去。原来你是要挑选一条道路,那你就只有一条道路;现在你不拘泥于哪一条道路,就无往而不是道路。这就是无为,然后无不为,无为岂在有为之外?离开有为又焉能无为?所以这无为其实就在有为之中,就像我们一直说的那样,我们好比是一粒种子,不管落在什么地方,便都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样的心境的时候,你便不论去哪里都可以,不论做什么都可以。你已经从必然走向了自由,便不论在哪里和做什么都能够不逾矩。你不会特别地挑选什么,或者格外地厌弃什么,不管做什么,你都能好好地做下去。原来你是要挑选一条道路,那你就只有一条道路;现在你不拘泥于哪一条道路,就无往而不是道路。这就是无为,然后无不为,无为岂在有为之外?离开有为又焉能无为?所以这无为其实就在有为之中,就像我们一直说的那样,我们好比是一粒种子,不管落在什么地方,便都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人生什么境界不美好?因为我们主体与客体分离,“自我”才“比较”,无量痛苦由此而生。“活在当下”,就是随时随地地泯灭“自我”,“物化”、“齐物”,还惧怕什么生命流转,还有什么生命流转?一念万年,万年一念,谁知此凝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