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茶禅一味是任性!

(2007-06-30 10:27:58)
标签: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文化休闲

心理命理

情感生活

分类: 感悟命理
   题记: 什么叫“述而不作”?观自在普洱茶行有转载《茶.禅.生活》,配上老杨(见“游戏人间,在在处处是家乡!”)电脑里的一个文件《任性》,正好成就《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的妙意。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茶禅一味是任性!

观自在普洱茶行有转载《茶.禅.生活》
傲雪残剑

    案头香茶,琵琶绕梁,香烟袅袅,提笔写下“茶.禅.生活”后,久久不能行文,陷入那清净深远的境界中。抚心自问,自古茶事博大精深,禅宗神机,岂是我等此辈所能拙言所述。后想,世人皆凡人,我也凡人,但借生活赋予我的那点悟性,也斗胆妄言二三吧。
 
  我羡慕古时的主人“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幽雅礼敬,更时常梦回牵饶“临山傍水,茂林修竹,陋室茶香,香炉紫烟,幽兰清心,抚琴自乐,与君品茗,赏景,赋诗”的恬静愉悦、超然物外的脱俗意境。 

  茶以清为精神。多少文人墨客以此明志人生,吟诗弄来,文清细腻,传后人与佳作。有诗为凭:“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颜真卿等《五言月下啜茶联句》) 
  “此物清高世莫知”(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数朝诗思清”(李德裕《故人寄茶》) 
  “五碗肌骨清”(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羡君潇洒有余清”(欧阳修《和梅公仪尝茶》) 
  “愿携茶具作清欢”(梅尧臣《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更作茶瓯清绝梦”(陆游《夜饮即事》) 
  “故人气味茶样清”(杨万里《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 

  我想,清故是茶的本质。清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古时之风,更是现代提倡精神文明的最高风尚表现。也是中国茶德“廉、美、和、敬”中“廉”的一说吧。 

  历代文人雅士,品茶之时,并非粗糙不知味,大都追求一种心境特殊的升华。有诗云:“高灯喜雨坐僧楼,共话茶杯意更幽。”茶,作为心神一缕馨香,与琴、棋、僧、鹤、酒、竹、石,不失才子佳人所偏爱,诗中之物,晚唐时期,更为盛行。
 
  说到现在茶,茶到底为何物呢?其实,茶是茶树聚山水之灵气,浴自然之雨露,天然生成,红尘一物。 

  茶树属山茶科茶属。山茶科包括23个属,380个种。茶属有50余个种其中之一。茶由茎、芽、叶、花、果组成。茶树的芽是枝、叶、花的原生体。位于枝条顶端的称顶芽,位于枝条叶腋间的称腋芽。顶芽和腋芽生长而成的新梢,是人们用来加工的原料,是最有利用价值的部位,通过多道程序的制作,成为爱茶人的盏中之物。 

  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痰;肃肺胃,明目鲜温。此药用价值,自“神农尝百草”中就有一说,后者陆羽《茶经》中也有一叙。 

  茶演化到今天,和酒一样变成了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饮料。不是有“粗茶淡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俗语吗。今天,茶被视为“国饮”,其历史悠久,必与国人休戚相关,难舍难分了。 

  事实上,茶就是凡尘一物,几千年的风雨沧桑,爱茶的人赋予了不朽的清远风雅的情怀,提炼出人与自然的精髓,开创出有中国特色的茶道精神。我们推崇茶道中蕴涵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融与生活的哲学中,成为我们人生旅途的指南。有名的茶研究者陈香白教授就指出“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如果说,茶宣扬的是一种精神与理念。借盏中之物,悟透人生的悲与欢,离与合,成与败,得与失,空空寂寂。这倒与佛教中的禅宗如出一辙,准确的说就是那一层共同包含的韵味,异曲同工之妙。否则,就没有千古流传的“茶禅一味”的佳话了。 

  自古茶与佛门有缘,渊源甚深。山门野寺,开山农作,必满山种茶,受五戒,禅定入佛,香茶一杯,青灯古影。香客祈福还愿,游僧到访,自有茶堂出入,奉茶为敬,寺中清心寡欲之举。 

  茶在佛门中润化,承佛教文化的滋养,提升茶道的精华。茶道与佛典、禅语的完美结合,激发人的慧性,启悟茶道的内涵,感知那悟道的乐趣。有诗吟道“石蕴玉而山晖,水含驻而川媚。”更为体现“茶禅一味”的关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 

  我在看禅宗的禅史文篇中,记得“赵洲茶,云中饼”的妙品,前者就是弘念大师所说的“吃茶去”,那意味深长的无我境界,所要表述的就是“茶中有禅,禅中有茶”这个道理,世人又有几许做到。 

  佛法讲究机缘,禅,就是机缘,你懂得,无时不禅,无处不禅,无人不禅,无事不禅。不懂,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与禅无关。万物皆有缘,万物皆是禅,一切皆禅也。正如喝茶人,能饮茶,不代表会品茶,会品茶人,不见得能悟茶,其实是一个道理。 

  茶道所谓修身养性,与佛家身修,口修,意修实为一种修为。佛云:身修则有不杀不盗不邪淫;口修则有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修则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本质上说,两者皆然,修得身心清净,真性情也。 

  既然万物皆禅,一切皆禅,禅是什么?禅就是生活。就象唐朝道悟禅师教诲弟子说的,禅没有法要,日常生活的搬柴运水,喝茶吃饭,无不蕴藏无限的禅机,这就是禅。
 
  我感激茶的香远,茶的飘逸,茶的朴实,禅的宁静,禅的深远,禅的智慧,让我的内心震撼,在思索中回味那缕清香。 

  或许,某一日,我心烦意乱,想逃离城市的喧嚣。蜷缩在某一处馨香的茶楼角落,细细的,静静的品味那一杯绿茶,放飞我即将枯竭的心灵。我想我会懂得这就是茶、禅、生活。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茶禅一味是任性!

 

任性 

  他们结婚已有两年了。
  他爱好文学,经常写文章放上网络,可是从来没有人去看。
  他也会摄影,他们结婚的照片就是他自己拍的。
 
  他很爱她。
  她也是。
 
  她脾气很大,经常“欺负”他,是个“辛辣小霸王”。
  他脾气很大,经常让她,是个“廿四孝老公”。
 
  今天,她又“任性”了。
 
  她:你为什么不肯替我朋友的婚礼当摄影师?她答应价钱照付。
  他:那一天我刚没时间。
  她:哼!
  他:嗯?
  她:什么没时间?你少写几篇鬼都不看的小说,不就行了。
  他:我?总有一天,会,有人欣赏的。
  她:哼!不管怎样,你一定要替她拍婚礼照。
  他:不行。
  她:就只一次。
  他:一次也不行。
 
  谈判失败了。
  于是,她下了最后通牒:三天之内,必须答应,否则……
 
  第一天。
 
  她“封锁”了厨房、浴室、计算机、雪柜、电视机、音响组合,只有双人床没被“封锁”,以示“宽宏大量”。
  当然,她自己也要睡。
  他不在乎,因为他口袋还有点零钱。
 
  第二天。
 
  她施以突袭,搜去他口袋的一切,并警告:胆敢找“外援”的话,一切后果自负。
  他慌了。
 
  晚上。
  床上。
 
  他求饶,希望她结束这种非常状态。
  她不睬他。决心不“软”不能被他的花言巧语“迷惑”。
  除非答应条件。
 
  第三天。
 
  晚上。
  床上。
 
  他靠在床上,头朝东。
  她靠在床上,头朝南。
 
  他:我们好好谈谈。
  她:不答应条件,不谈。
  他:我谈的很重要。
  她不吭声。
 
  他:我们离婚吧。
 
  她头皮一炸,摸摸耳朵。
 
  他:我认识一个女孩。
 
  她气极了,想爬起来与他打一场。
 
  但她又忍住了,要让他把话说完,不能没有“度量”,不过,她觉得眼睛有点湿了。
 
  他从胸口摸出一张照片。
 
  她猜出他是从贴身衬衫口袋掏出来的,
  因为前天只有这件衬衫没有搜索过,是看走了眼。
 
  他:这个女孩很不错。
 
  她泪水出来了。
 
  他:而且性格也挺好。
 
  她很伤心,因为他把别的女孩子的照片放在“贴心”的口袋。
 
  他:她说和我结婚后全力支持我写作。
 
  她很嫉妒,因为当初她也对他说过这话。
 
  他:这个女孩是真心爱我的。
 
  她想爬起来朝他吼:我不也是?
 
  他:因此,我想她是不会逼我干我不愿意干的事的。
 
  她在考虑,但她气难消。
 
  他:你要看看我替她拍的照片吗?
  她:?
  他把那张照片凑到她眼前。
 
  她火气很大,一掌打开他的手,
  再在他睑上留下鲜红的五指印。
 
  他叹了口气。
  她出了口气。
 
  他把照片放回口袋。
  她把手缩进被窝。
 
  他把灯熄了,睡了。
  她把灯开了,起来。
 
  他睡着了。
  她失眠了。
 
  她后悔了,不该对他这样。
 
  她又哭了,想了很多。
 
  她要把他喊醒,要和他亲亲热热地谈谈。
  她绝不再逼他了。
 
  她盯住他胸口。
  她要看看那个女孩究竟是什么样子。
 
  她摸出照片。
  她又好气又好笑,又想哭又想笑。
  那是她自己的“标准照”。
  是他替她拍的。
 
  她俯下身来,在他的脸上亲了一下。
 
  他笑了。原来他也没有睡着。
..............................................
  感情有时淡有时浓
  只要
  不要忘记最初的相识情境
  感情才能长久
  恋人朋友皆是
 
  一切皆禅禅就是生活
  只要
  不要忘记一切都是空的境界(都是空吗?读一张图的奇妙境界!
  逆境烦恼也安详(不能改变环境时一定要改变自己
 
  只要
  不要忘记“人生是没有终点的旅行
  不同境界成风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千经万历长智慧(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
 
  万有是普遍联系着而存在
  只要
  善巧方便改变社会风气(《任性》的女人也臣服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茶禅一味是任性!
 
注释:
  “揭破生命的秘密:女人天生就下流”中我们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定是“掉”下来,是“极高明而道平淡”,正是“聪明到糊涂”。
  我们最近的讨论,理事双融,“游戏人间,在在处处是家乡!”、“妻子面前是丈夫,情人面前是情人……”描述了聪明而糊涂的大智慧境界,给朋友们印证。
  今天的两篇引文,前者谈佛家心传高高至境,后者说床第烦恼芝麻蒜皮,不要忘记我们开发智慧是为了什么?在《武当山说什么》第一章“净乐宫”里我们说:“净乐宫修建在山门外正代表着山外的世界,即我们生活的世界,本来是清净、安乐的人间乐土。”最后在“金殿”我们说:“真正的宗教,必能回答最抽象的问题,并且可以从这些答案,来解决人生最实际的问题;同时,在每个人心灵中及人类社会生活中,建立巩固的精神世界。人生有顺逆境,顺逆境就是生活。你像喜欢顺境那样去欢喜逆境,你就没有逆境,你只能是得到更全面的历练。人生有烦恼,烦恼就是智慧,你把烦恼彻究了就转化成智慧。就像你使用智慧一样去使用烦恼,你的人生只能更明白。”
  不要忘记最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