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度过冬季采暖期室内干燥的五个妙招
人体最舒适的相对湿度49~51%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相同温下饱和水蒸气密度的百分比值。据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最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为45~60%RH之间;人体在室内感觉舒适的最佳相对湿度是49~51%。
在我国北方地区,室内空气相对湿度降低。相对湿度常常低至10%RH以下。在这种环境中居住,人易患呼吸道疾病和出现口干、唇裂、流鼻血等现象。另外,由于相对湿度低,人体表皮水分大量散失,导致人的皮肤弹性下降,加速皮肤衰老,出现表皮粗糙、细胞脱落等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皮肤抵抗病菌的能力。由于冬季人们大多不经常开窗通风,冬季室内的污染高达室外的数十倍,因此室内的污染和干燥已成为了人们冬季健康的两大威胁。
第一招:通风换气
冬季来临,室内往往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光线,多种病毒、病菌容易滋生和繁殖。
专家建议:每天最好开窗换气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但最多30分钟。用煤炉取暖和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家庭更要注意安装通风装置。此外,在室内放一台小型高效负离子发生器,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也可以定期采用食醋熏蒸、臭氧紫外线或者点卫生香等措施给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第二招:注意加湿
专家建议: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比如多喝开水;室内生炉子或取暖时,可以在炉子上烧一壶水,使水分蒸发;在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毛巾等;在地面洒水,放一盆水在室内,也可以每天用湿拖布对居室屋地拖2——3次,即清洁卫生又增加了湿度,使用空气增湿器或负氧离子发生器等,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增强人体的舒适度,从而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建议室内最佳温度应保持在16~24℃。
第三招:加强锻炼
避免或减少冬季呼吸道疾病的根本办法还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专家建议:锻炼的方法很多,如散步、慢跑、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并必须遵循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的原则。同时,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理压力,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还要注意均衡饮食,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
第四招:少去公共场所
专家建议:尽量少去高危场所和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非去不可时最好戴口罩;注意保持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衣服和被褥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归来以及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都要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经常清洗上呼吸道,减少细菌、病毒在呼吸道内的存留。
第五招:养几盆绿色植物
专家建议:一些绿色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常青藤、铁树等可吸收苯和有机物;茶花、仙客来、紫罗兰、晚香玉、牵牛花、石竹、唐菖蒲等,通过叶片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吊兰、芦荟、虎尾兰等能够吸收甲醛等有害物质,消除并防止室内空气污染。有研究表明,在24小时照明的条件下,芦荟可以消灭1立方米空气中90%的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