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华社承认长三角楼市刚性需求抬头

(2007-05-27 15:41:30)
分类: 研究心得
 

近几年来新华社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立场和认识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有关报道和评论都是有选择性和倾向性的,对不同观点基本上是压制不予报道的。而市场的表现和他们的愿望相去甚远,一再证明了我们的房地产调控缺乏科学真实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手段措施。

新华社的一些无记者署名的通电,将局部地区的阶段性问题放大成全局性长期性的问题,将不客观的判断和虚假的预测不断告诫我国的人民,把经济问题扩大成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将本应是政府承担的责任推向房地产业界。现在房价上涨过快城市的领导人几乎无一人受到行政问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认识问题上并不一致。在对房地产业的指责中,税务部门、银行部门、报业媒体部门都成功维护了各自的利益。调控四年,处于底层的老百姓买房比过去更加艰难不易,付出的资金代价要更高。

凭什么富裕起来的中国老百姓购置不动产要有那么重的税赋,凭什么今后一段时期要让70%的城镇居民住在90平方米以下的房屋中,凭什么封杀别墅用地供给,不能让更多的中国人民开始拥有自己的别墅居住生活。

为什么不去肯定我国城镇居民为了城市的发展,舍小家顾大家,做牺牲做贡献,自觉接受动拆迁的社会主流现象和主流精神,偏偏去围绕“全国最牛的钉子户”、“不买房运动”大肆报道。殊不知我国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城区的动拆迁补偿价格已处于失控的边缘和局面,最终反过来导致城市居民要用更高的价格去购置新房。

谁也不能够否定近二十年的我国土地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使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改善处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又好又快的黄金时期。的确在住房保障问题上,我们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但也只能通过改革和发展去解决发展中产生的问题。

5月25日新华社上海电指出“2007年春节过后至今,无论南京、上海还是杭州,商品房交易量和成交均价双双走高”,“股市获利资金回流楼市的现象已显现”,“房地产保值增值功能明显,自然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压抑已久的刚性需求释放是楼市结构性回暖的主要动力”。我个人认为房地产的刚性需求,就是老百姓住房的真实需求,就是打压不下去的市场的客观需求,就是谁也不能剥夺的投资性需求。

谢谢你,新华社。很多时间了,就等着你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有个全面、客观、真实的报道和判断。因为你是国家级和世界级的通讯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