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儿女忽成行(8)“接受了人家的糖果要告诉娘”我们童年的自由空间

标签:
家风传承怀念母亲教育故乡感恩 |
分类: 老娘无我的人生 |
跟老裁缝的梁子就这么结着了,其实老裁缝一直对我还算比较好的,他或许就是觉得这是小事,我就这么记着了,自己足够大的时候才觉得可笑,反而因着这件事把老裁缝记挂到现在。在我的故乡情结里,总是有老裁缝的一席之地。
其实小时候,我除了爱哭,基本上还是比较受人欢迎的。一个孩子受欢迎,而且是我们家的孩子在村里都受欢迎,主要的功劳就
老娘从小给我们立了一个非常严厉的规矩:任何人给我们吃的,无论多少都必须拿回家告诉她。
当时,谁家有几块饼干,或者出门在外的人回来了就会给全村的人分糖果,而小孩子围过去就一定会得些好处。一些大人却也会根据相互之间的关系零星地给自己喜欢的孩子一点零食或水果。我
老娘耐心的跟我和妹妹解释道:人家大人给你们任何好处,我们大人都要记挂着,都要有所回报。人家有孩子,我们会给他们家孩子好东西,人家有老人,我们就记着帮衬点。
受人一点恩都要记着,这是老娘的逻辑。也因为这点,我们家的孩子在村里都比较受宠。老房子对面有一对老夫妻,很喜欢我们家的孩子,曾多次向我老爸老娘表示,想把我姐过继给他们,只是这是原则问题,老爸老娘根本不会考虑。
而另一面,老娘给我和哥哥的自由空间却让我们在小伙伴面前也大受欢迎。

农村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形,一种是孩子完全不受约束,无法无天;一种是家里管得很严,孩子受的约束比较多就显得木讷。相比较而言,或许现在也带着我对老娘无比热爱的心,我觉得老娘给予我们的自由空间足够大,让我们一直处在一个得到父母充分信任的环境里。
我和哥哥的旧时伙伴里和新良三兄弟是互相交叉的,他们家也是四个孩子,三儿一女,只是他们家的孩子差不多都相应的比我们家的大一岁。新良比我小一岁,他的二哥比我大一岁,他大哥比我哥大一岁,但小学他们是同班。
其实,我们两家的父母有较大的“矛盾”,但却从不妨碍我们孩子之间的交往。相反,我们兄弟到他们家,他们父母对我们很好。他们家是我们附近少有的信基督的家庭,我老娘信佛。不过,
当时,农村的娱乐项目很少。在没有电视的年代里,唱道情的、说书的到村里讲故事,都是一件让孩子兴奋的事。而放电影就是绝对的超级大事。
我们清塘村,基于丘陵地貌,方圆十里的地面上大约有十几个自然村。各个村都会有偶尔放电影的机会,一般的家庭,父母只允
有一个夏天,新良在我家里跟我们下军旗。我抽空去村前的水井里打水喝(那时水的质量好,我们夏天有直接喝井水解暑的习惯)。看见他爸和他大哥正在水井边上的水塘里一遍遍地捞着什么,
我们清塘村,地处九峰山下,九峰山上有美丽的传说:山上有许多石头人。农村人的想像力有时候也很朴素,山顶上的几个石像,摆出了各种形态,连起来看,有点像下雨前抢收粮食的情形。
破四旧时,曾有人想上去把这些石头人炸了,结果是对其中的几个有所破坏,但对最大的石头人没法造成任何破坏。每次我们上下学的路上,我们几乎都会习惯性的抬头去看那美丽的仙人石。只是经常云遮雾绕,不是每次都能看到。
如今九峰山上已盖了一座
宏伟的庙宇——夫人庙,让传说
现在我们的村边已盖了一座庄严宏大的庙宇——玉佛禅院,和山上的夫人庙遥相呼应,这两座庙宇,都是我小学老师卢禄卿——法号释智行师太募资修建的。如今,玉佛禅院香火旺盛,远近闻名。老娘晚年在北京带
就在我懵懵懂懂地享受着自由的童年的时候,家里发生了一场变故:老爸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