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章儿女忽成行(7)爸妈偷借来小人书没买到的肉和少做的两个口袋

(2019-06-21 15:03:47)
标签:

故乡

怀念

家风传承

教育

母亲

第二章儿女忽成行(7)爸妈偷借来小人书没买到的肉和少做的两个口袋
第二章儿女忽成行(7)爸妈偷借来小人书没买到的肉和少做的两个口袋

我小的时候,读书环境是比较另类的。说另类,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环境,知识分子不受尊重,各种运动不断,破四旧、批林批孔造成了民间大量藏书的丢失,因此,可读的书不多;另一方面,是老爸老娘竭尽所能地为我们找书来读,只要我们是在读书,不管读的是不是课本,老爸老娘都认可,我们兄弟姐妹在上学的时候,都读了不少的小说,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在给我们找书读这件事上,老爸老娘各展其能。东阳本是木雕之乡,在民间有大量的小人书收藏,但这些藏书也在各种运动中几乎消亡殆尽。有一次,老爸老娘知道有一个老木匠家里还有几本藏书,就去人家家里,千恩万谢地借了出来,偷偷给我们几个看,西游记里的许多故事,我都是借助小人书完成的“扫盲”。


记得有一年夏天吃晚饭的时候,老爸神秘地说,有礼物要送给我们。我们几个孩子特别期待。


小时候的东阳农村,夏天的晚饭常常是家家都摆在屋外,方便纳凉,只是那时候农村还没有通电,有时天还亮,有时需要点上煤油灯。我们搬了宽凳出来,一心等着老爸的礼物。


就着傍晚的天光,老爸神秘地掏出了礼物——一本小人书,我还记得是《三打白骨精》。这是老爸从一个木雕师傅家里借来的,频繁的运动,让很多小人书被毁。这位师傅家里虽然还有藏书,外借时也是提心吊胆,如果被人发现私自藏书,也是要被批斗的。对于老爸,他当然是放心的,但为了安全,只肯借给老爸一本。


老娘虽然不识字,但对故事比较熟悉,老爸大致还认得全小 人书里的字。就这样,我们兄弟姐妹第一次接触到了“牛鬼蛇神”, 知道了我们还有一个“金猴奋起千钧棒”的英雄孙悟空。


天黑了,一阵阵凉风吹过,带着玻璃罩的油灯也有些恍惚。我们就在如豆的灯光下,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听老爸老娘指着小人书上的画,给我们讲《三打白骨精》。


那次带着风险,带着神秘的家庭故事会,给我打开了一个充 满想象力的神话世界,让我有相当长的时间里深信着齐天大圣的存在。几年后,当我上小学四年级时,《西游记》获得了新生,就是同一个木雕师傅(他和我们村的几个老木匠曾参加过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的建设)买了一套新的《西游记》,我跑过去看。因为是新书, 我又是小孩,不好意思跟人家说借回家去看,就那么站在人家的院子里翻看。中午吃饭的时候跑回家,吃完饭马上又跑回去看书,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把那套书囫囵吞枣地看完了。而那一天,老娘出奇的没给我安排任何活。


我们自己对书的渴望也十分强烈。有一年放假的时候,我和妹妹去外婆家,老娘给了我们一点零花钱,让我们可以在路上买点零食吃。回家的路上,我们路过集市,就用这点零花钱买了一本小人书——《战马超》(偷买的书,影响极深,至今记得),书一到手, 我和妹妹就迫不急待地看起来,就这么一路走一路看。快到家的时候,我们突然害怕起来,擅自买书会不会挨骂。


我和妹妹灵机一动:要是有人问,就说这本书是咱们捡来的。为了让书看起来更像是捡来的,我们俩万分心疼地把书扯破了一点,又在地上蹭了点土,这才回家。


到了家,我们马上跟老娘说,在路上的凉亭里捡到一本书。老娘当时笑了笑什么也没说,后来我长大之后才知道,老娘当时就看穿了我俩的把戏:我买完书后就在书上写了自己的名字(老娘认识,也会写我们全家人的名字),做假的时候把这茬儿给忘了。“捡来的书还写着你的名字?”老娘后来笑话我。


找课外书给孩子们读都这么花心思,在供孩子上学上,老爸老娘更是没有犹豫过,他们常说:“只要你们自己能读得上去,咱家一定要供着你们上学。”


因为供孩子读书,我们家的经济一直不算宽裕。有时候因为读书,也做过一些让老娘后来想起来有些心酸的事。老娘看着我们这么爱看书,却没办法张罗更多的书给我们读,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二章儿女忽成行(7)爸妈偷借来小人书没买到的肉和少做的两个口袋

精神上支持我们读书,物质上老娘就想着,在生活上尽可能地让我们过的好一些。有一年,村里有一户人家杀猪对外出售猪肉,闻讯而来的人特别多,要知道那时候,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肉。老娘也想买,到了那里一看,那家买肉的人很多,主家就顺手指了一个地方,让老娘去那里排队。


老娘老老实实排在那里,可总有人来插队,那家人也不制止, 最终的结果是,老娘去的很早,却没有买到肉。看看这个处事不公的人家,老娘很愤怒,当即就跟他们家说:你们做事没有原则和规矩,我不会再和你家的人打交道了。


比起吃不上肉,我最郁闷的事是,小时候就是穿不上新衣。我在家里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妹妹。其实,有个哥哥是非常美好的事,只是唯一缺憾就是我一直得穿他穿过的衣服,用他用过的书包。有一年过年时,我实在已忍无可忍了,就嚷嚷着要老爸老娘给我做新衣裳。大人答应了,我就一直盯着裁缝(当时,我们都是自己扯上布,请裁缝到家里来做),要他给我做四个口袋, 像样板戏里八路军的服装那样。只是我的衣服料子是要大人做完后 剩下的才给我,我一没盯紧,老裁缝偷懒就只给我做了两个口袋。 我就一直哭着抗议,“说好了是做四个兜兜的衣服。”直到老娘要动粗了才止住,但从此恨了那老裁缝很多年,见了也不搭理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