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序丨老娘的再认知---人世间稀有物种

(2019-01-02 11:44:37)
标签:

成长

教育

情感

文化

育儿

——老娘的再认知



人世间稀有物种

 

我的老娘在我看来,绝对是世间稀有物种。这种稀有性,体现在即使她的生活经历了农耕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的各种艰难险阻,却依旧能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从不动摇。她虽然具备着传统女性的奉献精神,但在精神内核上,却有着现代文明所推崇的个体解放特性。

在老娘的身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中国农民几千年任劳任怨的品质和传统的价值观。

                      序丨老娘的再认知---人世间稀有物种


老娘根本就闲不住,没事干对她而言是最无聊的事。来北京两年后,在老娘强烈的要求下,我们就把家庭保姆辞退了。老娘一个人照顾多多,一个人给全家人洗衣服、做饭等,做这些家务活对老 娘来说是一种享受。甚至每年的端午节,我和多多娘都要给各自的 同事送粽子,最多时一次就要送四、五百个粽子,全是老娘自己裹 出来的。

我们心疼老娘,但是,在老娘眼里,裹四、五百个粽子那真不是一件为难的事。我心疼老娘,说:那火腿很难切,请身强力壮的人干吧。老娘摆摆手,说:那火腿真的很难切,让别人切,手肯定 要痛的,不如我自己切。我说:那些米呀、棕叶呀就等人来了再一 起处理吧,老娘说:这些事我自己干就行……最后,老娘唯一的放松就是把家里的衣服放到第二天洗。


老娘对孩子极尽宠爱,尤其是在穿戴和吃饭上。我和多多娘个 子都不高,而多多 13 岁时就比她老爸高出一头,主要归功于老娘 的喂养。

一方面老娘的手艺不错,煮出来的饭菜,全家人都喜欢;另 一方面,只要多多一喊饿,任何时刻老娘都会给她做。我们曾多次 “逮到”老娘晚上十二点了给多多做饭吃,那是多多睡醒了一觉后的点心。

                        序丨老娘的再认知---人世间稀有物种

但是,另一面,在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规矩方面,老娘的要求 却比我们还要严,甚至急了也会打多多的屁股。老娘虽然爱我们, 但绝对不会没原则地惯着我们,在四个儿女中,除了我姐之外,我 的屁股上挨老娘的打最多。

老娘一生,除了她自己的四个孩子,还带过包括多多在内的六 个孙辈,可以说都给我们立下了基本的规矩。我的 90 后、00 后的外甥、外甥女、侄子、侄女们,会把掉在桌上的米粒迅速捡起来塞进嘴里,这对她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这种行为是难以想像的。 别看老娘一天学也没有上过,但却是个饱听诗书的人。老娘还有一个绝活,能把听过、知道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在电视 没有普及之前,全村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她的忠实听众。晚饭后的纳凉时,田间地头的休息间隔,都要缠着她讲上一段。

老娘讲故事和别人不同,她不满足只当一个转述者,在讲完故 事之后,往往要加上自己总结性的评论,有两句评论,后来极大地 影响了我的人生价值观和拼搏的态度:“忠臣不怕死”,“胆大得将军 做”。这些理念的传输,让我这个前十八年生活在保守谨慎的、思想封闭的村庄里的农家子弟,也敢在世间放手一搏。

这些从越剧、婺剧、道情里听来的故事,其实掩盖着老娘的一 个心病:自己没有上过一天学!而这样的心病在她的内心深处却转 化为一个不敢奢望的心愿:希望家里能出个读书人。作为一个虔诚 的信佛人,老娘无时无刻都在尊重纸墨、尊重每一片写有字的纸, 每一本书都能激起老娘心中的敬畏感。在胡家,每一张写过字的纸 都会格外受到优待,而每一个忠臣和善良的人有好结局的故事都让 老娘兴奋……以至于在北京生活时,我可以就老娘儿时跟我们讲的故事就着电视连续剧和评书,互相考证一些细节。


                             序丨老娘的再认知---人世间稀有物种


后来,老娘的子女出息了。在我们那个时代,老娘的四个儿 女里出了两个大学生,绝对是山乡里让人羡慕的事。按老娘自己的 话说,老娘做梦也没有想过有一天她可以生活在北京!只是在北京 生活的这十一年里,老娘曾经跟我讲述过,她的理想生活状态是这 样的:独居在老宅里,闲暇时和乡邻一起去村口的玉佛禅院念经拜 佛,我们得了空闲,就回老家去看望她……

现实比较残忍,理想中的生活,老娘一天也没过上过。 没出嫁前,老娘是家里的长姐,要帮父母分忧,要带弟妹;结婚后,老娘要孝敬婆婆,帮丈夫操持这个家,要为家计奔波;再到 我们都长大成家,老娘还是放不下孙辈们。如果上天允许,老娘应该会选择在最小一个孙辈多多读大学之后,回到家乡去过几天自己 心目中的日子……


在家为父母考虑;结婚后为全家考虑;待到老来,还在不停 地挂念着孙辈们。在推崇尊重个性的这个时代,像老娘这样的稀有 物种只能出现在她们那一代人里了,当然,由于中国发展的极不平 衡,像老娘这样的人,在贫穷山区和偏远地区,也许还会出现。我 在舒服地享受着老娘的照顾的同时,也真心希望中国农民的辛苦到他们那一辈能结束。

 

 

老娘的再认知

 

细思量,作为儿子对老娘的认识,多数都是从自我需求,或者 更直接一点说是从索取的角度出发的。直至老娘去世之后,我才更 多地从老娘自身的角度开始思考她的一生,重新认知她。

世间自有痴儿。关于老娘的许多认识我都是在一次次地刷新着自己的记录。


                         序丨老娘的再认知---人世间稀有物种

小学五年级毕业前,第一次要填表,当填到母亲姓名这一栏 时,我突然卡壳了:我不知道老娘叫什么名字。我只知道“娭毑娭 毑(东阳方言里对母亲的称呼)”地叫,从不注意老娘还有自己的 名字。只好自己使劲地想别人怎么叫自己的娘。突然间想到有人叫 她义云阿嫂,也有人会叫玉卿阿嫂,琢磨着老娘的名字应该叫玉 卿。只是老娘姓什么又是一个很严重的事,后来是根据舅舅的姓才 推断出老娘应该姓马。


我原以为,我自己吃奶的时间一定是个记录,因为我一直吃到了 妹妹的出生,并在妹妹出生后跟妹妹抢奶喝。老娘说,我吃奶历史的结束,来自一次被村里的大妈嘲笑之后。那样一算,我吃了老娘四年的奶。一次和哥哥提起,哥哥嘻的笑了一下:你这算啥,妹妹吃到了 十岁!我一下子愣住了,我只记得妹妹上小学后还经常让老娘背,却 原来她还在背地里一直在吃奶。哥哥说:当然后来老娘也没奶了,只 是妹妹也养成了自己的习惯,老娘也喜欢小女儿去叼奶。


在自己成年后,我总是当心老娘受人欺负。老娘总是记着那 些在我们家困难时期帮过我们的人,也同时记着那些落井下石的 人。老娘这种恩怨分明的性格,在近代的农村其实并不吃香,过于 刚强的脾气,也让老娘前半生受了不少苦。老娘在后来曾经给我们 讲述过这些往事,说的多了,让我也误以为老娘受了许多欺负,需 要我的保护。只是有一天谈起此事时,哥哥却说:咱娘是个有能耐 的人,在村里遇到不平之事时,咱娘跟人家争论基本上很少输给人 的。咱娘的性格是锄强扶弱,从来都是不服人的性格,人强她更 强,人弱她从不会去欺负。经哥哥这一点醒,我仔细想了想过往, 豁然间明白,内心也竟有了许多得意:原来也没有多少人能欺负我 老娘!


这个时候,我终于也多了一些惭愧,原来自己非常熟悉的老娘,我自己的认识是那么的片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