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老娘的再认知
或许是我们这代人使命感强吧,在我的朋友圈里,我们这些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里,不乏许多感恩的心态:我们是中华五千年文 明史上最幸运的一代人,我们从农耕社会走来,直接进入了信息时 代,并且,我们中的幸运儿都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我从农村走来,小时放过牛,种过田,割过水稻,掰过玉米, 收过小麦,捉过泥鳅。当然也挨饿过,受尽了物质匮乏的苦楚,以至 于我七、八岁时立下的人生志愿是将来有一天能大块吃肉---- 那是羡 慕《冰山上的来客》的男女主角可以用手掰着大骨头,大口吃肉!

只不过,在老娘眼里,却不认为我们所经历的那些苦算作苦, 那是因为在她心里,她们那代人所受的苦才是真的苦。所以,我和老娘也算得上有很深的代沟,除了经历的不同,这种差异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以及价值观层面的差异。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曾和我一起感叹过,他说,以我们为核心的三代人各自有自己命运的安排。 我们的父母辈,儿时经历战乱,年轻时经历大饥荒,然后是各种运动,年轻时生活艰难。但他们多子多福,老年又赶上好时代, 物质逐渐丰盛,精神也不贫瘠,他们的晚年会很幸福。
我们很幸运,真是穿越了千年历史,我们那些考上了大学的同龄人成为了社会栋梁,人只要有使命,就能往前走。只是我们注定 了晚景孤独,我们赶上了独生子女时代,膝下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
而我们的孩子,童年很幸福,但他们长大后的挑战却比我们更艰难。我常常反思: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会比现在更幸福吗? 是的,老娘的晚年充分体现了传统的多子多福带来的优点。在老娘罹患重病后的最后时光里,老娘享受着我们四个兄弟姐妹及儿 媳、女婿的悉心照顾时,她曾经不止一次地跟我说过:“阿勇,你们怎么对我这么好啊!”其时,我们心中充满着悲伤和内疚,却也只 能堆起笑容回答:“娘,是你把我们教育得好。”
多子未必多福,如果儿女教育不好,如果儿女不懂得珍惜和感恩,可能多子更多的是闹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