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文明冲突下的传统习俗如何坚持

(2007-07-29 00:13:42)
标签:

传统习俗

感悟随笔

祭祖

文化冲突

分类: 软件人生
  城市文明冲突下的传统习俗如何坚持

 

    我已经两年没有回老家了,这次因私回到老家,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去给父亲扫墓。

    前两天告诉我娘我要回家的事,老娘第一反应就是要给父亲念点经,让我带回去给我父亲。同时,她记挂着今年是我奶奶的100岁冥寿,因此也给我奶奶准备了纸钱。

    我在北京已二十多年了,第一次成家后在北京过年时,年三十不知该怎样启动。在老家,大年三十有许多习俗礼仪要举行。比如,首先要拜佛祭天地,然后要祭祖先,然后才是守夜。作为长子的我哥,早早的就被我父亲训练,在他成家以前,基本已能独立的完成整套仪式。我因为早早就被认为将来可能通过读书会比较有出息,所以父亲并没有想过要严格的训练我的传统祭祀礼仪。在第一次自己成家开始独立在北京过大年三十时,我知道自己无法拜佛祭天地,就尝试着祭祀我胡家的祖先。

    祭祀祖先有许多讲究。首先要迎接祖先到自己家里,方式是点上香,提着写着一个大大“胡”字的灯笼到村口去接;为了让祖先能听到自己的子孙来请自己了,父亲或者哥哥就需要念念有辞:“这里是浙江省金华府(得按照近代的地名,否则祖先会搞不明白)东阳县防军乡清塘村胡义云家,请周家太公太婆和胡家太公太婆(我们因为太公一代的抱养关系,需要先请周家太公,再请胡家太公),爷爷、奶奶、爸爸到家里来坐坐,你们的儿孙略备酒席,孝敬先人。”然后祖先们就会跟着你的香和灯笼到家里来。

    家里的酒席早已备好,有果蔬酒菜,酒过三巡后,再烧纸钱和经卷。纸钱和经卷需要分袋装好,写上先人的冥府地址和名字,烧成灰后,需要祭祀人按上自己的手印(据说是怕其它孤魂野鬼抢走)。同时,全家人均需要朝着酒席上的先人们作揖祈求保佑自己。这时,如果小孩要淘气,轻者挨骂,重着挨打。所以,我们开始懂事起,就不敢不敬。

    儿时,自己缘于好奇,曾经问过父亲,祖先是否会来,该怎样判断?父亲非常自信的告诉我,祖先当然会来,有时一阵风过,父亲就会说这就是祖先走动带起的风。有一次,父亲再进一步告诉我一个秘密,如果祭祖时在酒桌上挂一面镜子,就能看到祖先的影子。不过,父亲严厉地说:如果这么做就是对祖先的极大不敬,祖先将决不会再来!所以,每次祭祖前,父亲母亲就会严格的检查镜子和反光比较强的物件,将它们撤离或者糊上纸。所以,我虽然好奇,却决不敢造次。

    第一次在北京祭祖,有点儿戏,自己程序也走不全。记得当年还打电话向父亲求教,父亲有点感到意外,没想到我有这样的心,很欣慰。只是担心我在北京,离家太远了,祖先是否能找的到我家不敢确定。所以,第一次在北京祭祖就只有模糊的意境了。

    父亲是在北京去世的,当时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外。为了让父亲记住我家的地点,为了他将来能到我家来。我坚持把父亲的骨灰带回家,在自己的家里设了一天灵堂才送父亲回家。并在回家的火车上,一路告诉父亲主要的火车站名,希望他能记住上北京的路。当母亲也在北京过年时,祭祀父亲、祭祀祖先就成了我们的心愿。

    立冬在我们老家是非常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后天气变冷了,儿孙必须给祖先上供、点蜡烛灯,以便先人们顺利渡过寒冬。在北京的那一天,我和母亲一道到小区门口先接了父亲,在家里祭祀后,在楼下烧了纸钱,点上香、点上蜡烛灯。仪式完了回到家后不久,楼下就人声鼎沸,我下去一看,两个保安围着香火,不停用传呼机在联系。我细细说了因由,保安还挺有同理心。只是说因为有明火(蜡烛灯),有人报警了,按照有关规定,必须有人看护,或者立即灭掉。后经协商,同意在香灭后再把蜡烛灯灭了;同时保安头头还善意的建议我可以在小区外烧纸,因为小区门口就是我们家门口;只是无论如何,不可以点蜡烛灯。

    母亲也觉出了麻烦,也不想太惊动大家,后来这些仪式渐渐地都改在了家里举行。而且,不久母亲就觉出了效果:她又能经常梦见父亲来找她说事了。母亲第一次在北京梦见父亲,是在我们第一次祭祀后,所以母亲非常兴奋,说父亲终于能找到我家了。如果梦见一些具体的事,就会通知哥哥和嫂子,指导他们如何满足父亲的要求。母亲每次梦见父亲都会跟我说,母子俩就会倍觉安慰。而我祭祀祖先的心就更坚定了。

    父亲去世后,我每次回家都会去看父亲。第一次回家时,老婆建议下带了鲜花去看。可是家里的习俗还是放鞭炮、烧纸钱,渐渐地我就又改成烧纸钱、放鞭炮了。这次回去,在父亲坟前絮絮叨叨地说了一些话。我虽然很善于演讲,却一直很不善于和父亲交流。因此,每次都辞不达意,需要边上的哥哥姐姐甚至妹妹帮我说。虽然,现在已不再带着悲伤,但在父亲的坟前却总能让我释然,使我感觉到父亲离我并不远。祭了父亲,去祭奶奶,哥哥说:奶奶今年100岁冥寿,要好好过一过。我知道,奶奶生日的那一天,我无法回去,但也琢磨着怎样也能尽点心。

记得两年前的五一节,我们带着多多第一次回到老家。到家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多多去看她爷爷。这一次,我抱着多多,跪在了父亲坟前,内心里隐隐地似乎让多多真正的认祖归宗了,似乎看到了父亲在欣慰的笑。记得多多出生后,我在报告喜讯时就要求哥哥在父亲的墓碑上刻上多多的名字。有一件事,我总是在遗憾:多多没有见过爷爷,没有让爷爷抱过。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无法回家;别人都能去看自己的祖先,我却不能。我只是无奈的感觉到,我们那些传统的习俗在所谓的现代文明下,是那样地经受不起冲突。我们烧香、烧纸钱,好像不如送鲜花,并且主流宣传中,似乎总是强调送鲜花是新风尚。城市文明把我们各种时节包括大年三十祭祀祖先的仪式取消了,却不能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方式来怀念自己的先人。甚至从小,我就隐隐觉得,传统习俗在现代文明中似乎很自卑:我因为从小读书好,所以父亲就不想教我祭祀的程序,似乎这个社会都认定了有文化的人就不会去祭祀祖先了。我因为父亲的切肤之痛,总想顽固的挽回些什么,却不知自己到底该怎样才能更好的纪念父亲。

至少在这些传统的习俗礼仪中,让母亲感觉到了安慰,让自己也保持着和父亲的联系,心里的那种深层次的丧父之通得到了抚慰。甚至认为,当让多多也加入到这些礼仪中,才会让她深深的把握住自己的根。在我内心中,我非常希望多多能够记住,虽然她出生在繁华的都市,并且锦衣玉食,可她的根还是在浙江东阳一座小山包上,无论她在哪儿她都不能忘记。我不知道,我能否做到,因为我不知道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传统的习俗还能保持多少,还能保持多久。

 

巴塞罗那之行:

在巴塞罗那留下你的酷

忙碌的一天收获的一天

在汉堡没有吃到汉堡

软件是一种文化

最新看点:

我们该如何参与开源社区

建立自己的通天塔

弃权的国家将被忽略

像羚羊一样奔跑

标准之争:

中国立场VS美国立场

微软OOXML失败了

不抛弃不放弃

国家标准出台国产办公软件摆脱扼喉之患

回应陈永正:希望微软从技术的角度正面回复

我为什么旗帜鲜明的反对微软OOXML

揭示真相采用微软OOXML也意味着剧变!

标准不是巧克力

国家文档格式标准是传统文化的保护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