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提到养老

(2012-09-17 10:27:00)
标签:

北欧

养老院

宋体

桃姐

赫尔辛基市

分类: 深圳细节

 

本万能胶前段又跑去采访民政养老了。看过《桃姐》的人,没有不代入触动的,当年祖国的桃花儿,现在都是未来的桃姐。我二十郎当岁的时候,做过老人版,连编带采,那时候太年轻,采访记忆很魔幻,已经分不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想象。现在再提“养老”二字完全不同,我们这个年龄的人,父母风烛,谁也不能不关心这个话题。

 

这次采访听民政局长讲的一些信息,真是耳听为实,很有意思。北欧这种高福利老龄化国家,原来是不鼓励老人住养老院的,比如芬兰,到退休年龄退休可以拿到百分百退休金,提前退就会有折扣,弹性退休,鼓励人们延长自己做纳税人的年限,也就是尽量延长人在社会中的主流状态。芬兰赫尔辛基市的养老院非常贵,住的话要缴纳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养老院院长对来访者介绍,我们有十栋楼,现在空了两栋,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再多空一栋。这个说法让来自中国的同行非常不理解,因为中国为迎接老龄化社会到来,为增加社会养老院和社区托老所床位,挖掘潜力绞尽脑汁也是重大政绩指标之一。对方理念是,老人到了养老院,就是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程(想想《桃姐》里的镜头),生命质量低下,希望淡薄。所以要尽量延迟他们住养老院的年龄,即便住进来了,经过治疗、培训,如果能够自理,就会再送回去居家养老。共识是,老人在社区、在家庭中生活,才是真正有质量的,有希望的。所以政府鼓励亲人们互相照顾,比如老两口,老先生病了,如果住进养老院,需要交纳高昂费用,如果太太在家照顾先生,政府会发给老太太一份看护工资,每年还可以安排老两口到养老院住两个月当休假。政府鼓励居家养老还有一些很实在的措施,比如负责老人家中防滑处理、洗手间扶手等等老人需要的特殊装修工程施工和费用,家庭紧急呼叫系统的政府采购等等。赫尔辛基市老人院住的多数是患有精神疾患、或者中风、老年痴呆的孤寡老人,活力依稀的老人绝大多数居家养老。这就是我们概念中寒冷的北欧、忧郁症自杀多发的北欧、老龄化程度很高的北欧抵抗岁月侵蚀之道。

 

这个观念超级认同。我20郎当岁采访老人院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将来老了,绝不住到这样暮色沉沦没有生命温度的地方去,那时候我就有影后叶德娴的觉悟了,“我们做人民的应该身体好一点,不要常常生病。”老了也要好好锻炼积极生活,尽量活得有质量,活到不能自理卫生的时候,希望能选择生死。最近看了很多身边朋友的父母罹病,兄弟姐妹倾巢而上,丢盔卸甲,触目惊心送生养自己的父母走完最后人生路的艰难。我对鸭子说,我们这一代父母有事,还有兄弟姐妹可以商量分工齐心协力,我们老了这个格局就不存在了,30年独生子女政策啊,对人口亲缘组成,有结构性破坏,未来的事想都不敢想。鸭子说,我尽量吧,我尽量。真是精神一振,无论这个小笨手小混球她能尽量到什么程度。有这句话,就很温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