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的骄傲最骄傲 《赛德克·巴莱》观后
(2012-05-14 09:58:14)
标签:
魏德圣台湾赛德克·巴莱宋体海角七号娱乐 |
分类: 娱事 |
适合观影:暴力审美倾向和部落文明探索人士
不适合观影:晕血症患者
星:给五颗,主要因为是华语片,难得。
看《赛德克·巴莱》跟看外语片似的,陌生语言,很冲撞的节奏和气象,那股自始至终鼓胀的鲁莽到失控的气势的确对得起魏德圣16年的心血了,音乐超好听。
这些年一直在断断续续听到关于这部片子的新闻,导演魏德圣早在拍海角七号之前,已经用全部身家,250万台币相当于70万人民币,拍了一个宣传片吸引投资,遭各路资金冷遇,并当选世界上最大傻瓜。《海角七号》成功后,他想着赛德克有希望了,结果势利资本纷纷劝他,能不能拍个海角八号先啊,别老想着史诗。赛德克最终拍成,是港台电影人之间仗义出手相助的佳话,除了魏德圣投上《海角七号》所赚,吴宇森给了钱,李安帮他找了钱,原驻民出身的徐若瑄不要片酬还倒贴1000万新台币,加预定1000张电影票,周董听说困境,说我回家问问我妈我有多少钱,问回来借给他4000万新台币,共收1元钱利息。东拼西凑,跟电影中的原驻民以三百抗数千,以长矛火枪抗飞机大炮的鲁莽悲壮不计后果的蛮劲有一拼。比张伟平到处说把房子都抵押了拍十三钗感觉值得太多。诚意不一样,十三钗因为充满机巧的视角被观众抛弃得很狠,而《赛德克·巴莱》的杀戮和泥土血腥则回到人类文明和进化的残酷起点,不仅仅是抵抗外敌入侵这么简单。
如果文明是要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这句话是《赛德克·巴莱》的核心。完完全全的原住民视野,血祭祖灵,不惧牺牲,跨过彩虹桥和祖先在一起。抗日和世仇部落之间的死磕,是电影的主副线。坊间有评论这部戏是台湾的《阿凡达》,视觉上有点类似,但是赛德克复杂和凌乱很多,这个题材让政治正确的好莱坞来拍,会主线清晰,最后会让部落之间放弃前嫌,空前团结,同时点缀爱情,俊男美女,共同抗日。同样是原住民羚羊般地森林奔跑和抵御外敌,会在环保、反殖民、反文化灭绝等等宏大高贵主题之下。相比后者,就因为试图还原历史真实而显得杂乱和顽愚,赛德克人就是不怕死,就是要捍卫自己的牧场和原始生活方式,无论威胁到这些的是日本人,还是隔壁部落,一样浴血奋战,血祭祖灵。魏德圣所秉持的中立视角,无对错历史观,也是让人诟病的地方,野蛮杀戮有多少盲目成分,英雄主义和妇孺性命几乎不能共存,部落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仇恨相随,这些东西值得颂扬吗。未必理解为欧歌和颂扬吧,魏德圣的英雄情结应该构建在历史还原之下,总之台湾高山丛林中,有过这样的一个部落,他们像大自然一样富饶而蛮荒,信仰坚决,从不犹豫,死不足畏,生不足惜,开化才会摇摆和面临选择,像那个当日本警察的赛德克。
电影结尾是个败笔,让那个很像小时候看的电影中日本皇军的军官,陈词结案盛赞土番对手是卓越战士,不惧死亡,值得尊重。落入可笑的说教巢穴。很多时候,语言表达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有些话,说出来远远没有不说出来有力量,过度表达就是负表达,你尊重不尊重你的敌人,谁看不出来啊,非得得吧得吧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