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黑珍珠
(2012-04-12 13:45:45)
标签:
海南宋体咖啡园《菩萨蛮》福山休闲 |
分类: 咖啡经 |
最近得到一罐福山咖啡,铁罐很可爱,有日本风,来自海南。一个在办公室喝速溶咖啡的小朋友买后发现要煮,嫌麻烦就托付给我了。很久不喝海南咖啡,试了下,口感很亲切,烘焙相当不俗,因为是咖啡粉,开封没几天就会香消玉损,所以这些天早晨的食粮全是它,加紧在喝。我对海南咖啡还是挺有感情的,从1989年上岛像青春邂逅一样没有任何心理预期地喝到醇厚第一口,这些年陪着力神、兴隆、椰香、福山咖啡走过来,看着它们朴实的兴衰,一直也没有像样地蓬勃起来,各个品牌质量也常常松懈,总有种明珠暗投的怜惜,海南咖啡真是没有碰到一个世界级的销售推手,多数农场改制,小家小业,市场概念非常薄弱。有种说法,世界上著名的70个咖啡产地,在北纬28到南纬38度之间,最好的咖啡,最佳的咖啡产地不是哥伦比亚、土耳其、印度尼西亚,而是中国的海南北部和云南南部,北纬15北回归线之间,福山就在这个咖啡黄金地带上,可是世界著名咖啡品牌,可没有这两个地方的份,包装营销烘焙工艺都是问题,真是太可惜了。
我看过一个报道,去年几个记者福山采访,走累了在间小吃店坐下,老板是当地农民,在座顾客看上去也差不多,很乡土地喝着茶。几个人起哄说要一壶咖啡,老板爽快地说“好”,很快端上一壶热腾腾、香喷喷的咖啡,外加四个玻璃杯。不是速溶咖啡,是现磨现煮的本地咖啡,而且不限量添杯。买单时,老板说:“四个人,四块!”几个人都呆了……上世纪80年代大部分中国人开始接触咖啡,并视之为另外一种隔膜而仰视的生活的时候,和南洋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海南岛的农民、渔民们早就在咕嘟咕嘟饮咖啡了,既不特别,也不昂贵,就是生活内容。特别是海南东海岸的文昌、琼海、万宁这些地方,喝咖啡抑或喝茶,一样普遍、一样消费水准。他们自己种,自己烘焙,自己煮,比很多同时期开始鸟窝生涯的都市小资们咖啡取向正点多了。海南的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带一点果味,和蓝山有类似的地方。一般咖啡因含量在2%以下的已属健康型咖啡,而福山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在1.12%相当温和,提神醒脑,又不至于影响睡眠。福山烘焙和煮咖啡的路子,都独辟畦径,沿袭到南洋各地。将晒干的咖啡豆一边用慢火焙炒,一边加入少量的奶油和白糖,使咖啡豆和配料均匀地粘在一起,轻敲即散为止。包括始终坚持最传统的手工冲泡,冲泡完全靠经验掌握火候、开盖时间等。我春节后去了趟新加坡,在乌节路背后一间闹中取静的咖啡馆跟年轻咖啡师聊天,他说自己就是海南派,手冲,一切全凭手感。
海南咖啡没有规模、没有品牌价值的意识,是海南咖啡产业的致命伤,加上咖啡豆连年价格下跌,咖啡树容易被台风摧毁,种几年要养,种种原因,海南咖啡前景始终应明还暗。“白玉镂花青复叶,珊瑚珠子团团结,冒雨看咖啡,留连不忍归。花开常带雨,香味浓如乳。山鸟夜来呼,明朝拾落珠。”这是一首描绘海南咖啡园的《菩萨蛮》,很向往,很怕等我终于有机会去海南咖啡园看看了,咖啡园全改种芭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