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冲一杯

(2011-12-22 10:43:26)
标签:

咖啡粉

咖啡壶

宋体

滤纸

土耳其咖啡

休闲

分类: 咖啡经

 

 

上周说咖啡壶,都是比较工业的电子设备,这周说说手工壶。

话说有天我清洗咖啡壶的时候,手一打滑,把底座上的玻璃壶给打碎了。这个用了小十年的日本牌子咖啡壶,售后不错,所有配件在特约维修店都能买到,这也是一图。我的底座玻璃壶已经是配过一次的了。赶紧放下一切冲去位于体育场特约维修店,当时大运在即,体育场所有店家都搬迁了,搬到哪里不知道,顿时天塌地陷,没咖啡壶,那简直就是断粮断水断电啊,再买款新的,那也不是一时半会能科研出来选择的。突然想起我还有一套师傅送的手冲咖啡壶装备,赶紧取出来待命。

 

    手冲咖啡也是门手艺。

 

壶刚刚到手的时候,我细细研修过冲法。先把滤纸放上浅浅浇湿,这样一来滤去纸的涩味,二来服帖。然后咖啡磨粉,不要磨得细如粉尘,否则容易泄漏,影响口感。咖啡粉放在滤纸上,咖啡粉面上挖一个小小的坑。烧开的水倒入不锈钢长嘴壶,长嘴壶的嘴巴很得意的,细细长长,像丹顶鹤的脖子,弧线美丽而骄傲,注意,这个壶中的水要时刻注满,否则重量不一样,手感不一样,量的控制就会有误差。把长嘴壶的嘴对准咖啡粉画圈注水,从里到外,越画越大,但是不要水碰到滤纸,避免纸的涩味侵袭,待开水与咖啡粉膨胀得像开了锅的火山一样满出滤纸面,停下来,等咖啡自然渗透到看不到水,再次注水,一般可以注三次,这时候泡沫就会破裂,露出咖啡粉来,说明榨取完毕。取出萃取装置,因为三次注水浓度不一,壶要摇一摇匀,再倒出来喝。手动咖啡有电动咖啡所有没有的仪式感,对咖啡的情感投入,手感投入,你冲了就知道,为什么手工比机制珍贵了,每个步骤,都有人体温度和全神关注在里面,包括器具重量,都是分寸,手冲一杯咖啡,和咖啡粉往自动咖啡机里一丢,然后机器一通忙活,程序化出来的一杯咖啡,当然不同,手冲一杯考究多了,就是手工水饺和速冻饺子的区别。尤其那种能聊天的朋友,小雨午后,对坐书房,说说八卦,有条不紊为朋友和自己手冲一杯咖啡,超有腔调的。缺点呢,就是不能保证次次萃取成功,这就是手工特点之一,没有标准件。

 

   我还有一套朋友从越南带来的简单的铝制手工咖啡滤壶,配上做工不完美但是很本质越南咖啡粉,泥沙俱下地滤出一杯咖啡,寥落的湄公河法式殖民情怀呼之欲出。同个朋友家见过从土耳其带回来的叫Briki的磕得坑坑洼洼的铝锅,煮那种地道的、带有渣沫的土耳其咖啡,朋友说专门到街上五金铺子淘来的当地人用具,便宜地道。那个样子像我们小时候家里的钢笼锅,土土笨笨,直接拿在手柄在炉火上看着咖啡沸腾,香气弥漫。土耳其人是杯里剩下的咖啡渣占卜的,这个要学回来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