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喜欢《纳兰词》“人生若只初相见”那个调调,在电脑里建了个摘抄本,存了不少“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些古代酸词儿,她觉得美,不得不说,流行歌曲中借用的古诗词勾引功劳不小。鸭子说,我将来想学你的专业,古典文献,把这些漂亮的词都搞懂,要不中医也成,觉得药方和药膳方子也挺美的。我说很好啊,古文才是真正美到梦幻的语言,极简描述,充满大智慧。鸭子说,但是我有点担心学这么没用的东西,毕业后找不着工作。我说这个担心一点也没必要,外贸热就学外贸,计算机热学计算机,园林热学园林,法律热学法律,财会热学财会,金融热就学金融,传媒热学传媒,电子商务热就学电子商务……都是扯,你以为那些烫手专业会在灶台上温乎着,老老实实等你学成,一揭锅盖还是热气腾腾的啊。通常的结果是,你选择了最热门的专业,削尖脑袋钻进来,辛辛苦苦苦读几载,毕业后这个专业就烂大街了,跟股票追高一个道理。聪明人,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就是我想要学什么,而不是什么要学我。有本书叫《选择的艺术》,作者是位哥大教授。书中说,大学毕业选择职业时,有些人更认真,与职业顾问、父母和朋友沟通,利用专家提供的公司排名申请职位,有些人很随意,结果前者并没有感到更幸福,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他们选择的优先顺序已经发生了变化。
我考大学那年,文科最热的是外贸和法律,理科最热的是生物化学和计算机,同学中佼佼者都去了这几样,专业没什么不好,问题是你适合不适合,有没有兴趣。多数只是因为热门才学,毕业后不过了了的占多数。至于我自己,也是一个没准备好的头脑,冷口黑面做学问的古典文献专业不是自己选的,是一场误会进来的,这事有机会另说。读书时候班上那种内敛的学究气象已见端倪,入学时候班主任说,你们到毕业的时候,彼此之间的学问落差,比师生还大。果然啊。
如仇人相对的校雠学、“呕哑嘲哳难为听”的音韵学、摇头晃脑唱着讲课的老先生的元曲赏析,这些离声色犬马的现实如此遥远的专业课,对一个十八岁玩心爆棚的浅薄女生来说,除了抓耳挠腮坐如针毡没有别的形容了。虽然现在,我无比感恩那四年熏来的远古书香,不小心得来的方法论,还有刮耳朵里来的蕴藏在两千年文化中的洗练真理,但是当时,我的确没有珍惜。如果我初中时候,就遇到纳兰词,小学时候就被周董歌词中的古诗词精华给点醒,知道自己要什么,大学四年的气象就不同了。在我们那个时代,谁学古文献版本学,就意味着甘坐冷板凳孤灯古卷败壁,谁学考古,就意味着野外作业,奔波劳役灰头土脑清贫乐道,谁能看到屡创天文记录的佳士德春拍这样的专业温度指标计飙升的今天,还有我那些现在各省市地县修史著说的满腹经纶同学们,他们谁也不知道自己选了一门20年后的显学,随便哪个都是电视台鉴宝节目的专家嘉宾还有随之而来的财富和声名,他们只是喜欢。唯有不盲从的喜欢,才会和巨大的不期收获相遇,即便收获还没有到来,是因为它在路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