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大考

(2011-01-31 08:45:49)
标签:

深圳

宋体

研究院

大院

奥德赛

休闲

分类: 深圳细节

橙子(深圳)●将进水

 

  妈一早接了电话,有个老同事中风了,据说是他们中间平时身体最棒的一个,大家公认会最长寿,他自己还常常很失落地说,如果你们都走了,我一个人活那么长干什么啊,现在一夕之间,失去所有行动能力甚至意识了。

 

  爸妈在位于市郊的研究院大院工作生活了一辈子,大院是自成一统的小社会,有独特的文化和生态,离退休的老人比在职人员还多。像爸妈这样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大学毕业分配到大院里工作,中间赶上“文革”四散到全国各地的干校十多年,然后研究院重建,他们归巢燕子一样奋勇回归,重拾业务和生活,发誓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家庭生活都成为次要的,研究室,是他们一生最最亲近的地方。这些我有体会,父母在干校的时候见不到,回到北京了,整天泡在实验室里,还是见不到。总之他们的一生围绕着这个研究院,现在都老了,多数子女也不在身边(我们这些大院的孩子,基本都是自己长大的。童年硬朗独立的孩子,特别不恋家,海外天边,都走得很远),剩下老同事老朋友们抱着团过晚年生活,娱乐购物逛园子,连去医院看病或者探病,都是节目似地,一弄一群。有年我回北京过春节,跟朋友借了辆奥德赛开,车大能装的人多,每次进城,都会问爸妈有事没有,要不要捎带他们一段,最多稍带他们去的就是医院,稍稍一招呼都是能招呼一车。平时院里每周都有开往医院的班车,我回来了,等于加了几班车,医院多跑几趟都不嫌多。

 

  爸妈每次来深圳住阵子,原来的同事,或者学生,就会电话汇报,这一段,他们不在,谁谁过世了,谁谁摔骨折了,谁谁病危了,谁谁住院了,谁谁中风了,谁谁肿瘤了。父母习惯了这路通告,唏嘘归唏嘘,已视之为常态,人生长跑,最后是比耐力,不是比速度,谁耐力好,谁就跑得长远,长远就是胜利,所有选手不能因为其他选手败落,自己就不跑了,这是他们的心态,经过残酷历练的。我乍听就有点怕,这样的没有阻挡的生命衰败,大规模的人生退场,成为如此集中的、唯一的方向,很恐怖。本来也是走向那里,但是在我们这个年龄,生活杂乱,千头万绪,责任在肩,无限旁骛,貌似方向和出口众多,没到集中面对生死的时候,偶尔听到我们中间有谁罹患重症,还是认为那是意外,突兀感怀一阵,又被繁琐生活席卷而去,顾不得多沉湎,最大的盼望是卸下重担,享受退休生活。其实真到了那一天,到了爸妈这个年龄,生命脆弱本质铺天盖地地面对起来,那是另外一堂课,真正的人生大考,那时候再想想现在大家都烦的单位年终考核,真是轻描淡写无事生非小菜一碟,先不先进的,谁说了也不算,生命说了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纯体力问题
后一篇:天才库管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