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深圳)●将进水
去年底今年初一场病点动了元气,动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改变了生活常态,我再也不能像个机器一样,每天规律运转了。作为一个不平衡毋宁死的天秤人士,我不在新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下说服自己找到平衡点,就意味着坍塌,于是我找啊找,找差不多了。
生病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对自己没有刻薄要求了。我是一个有莫名其妙学习使命感的人,每天给自己安排很多学习内容,纯工具学习,纯语言学习,纯技能学习,都是实打实要花时间的,还有锻炼,也是必须的,加上分内的工作和家务,我被自己搞得,从睁开眼就像陀螺一样旋转,如果哪天有什么额外的事情耽误了每天必做的那些功课,人简直就像错乱了一样,百爪挠心,点灯熬油怎么也得补上才让自己睡觉。好多东西是因为给鸭子陪读,发现自己忘得差不多了,就又捡起来学。人家鸭子狗熊掰棒子,轻装上阵,越走越远,我就跟个捡破烂的,什么都捡着,背在身上,肉身沉重,吭哧吭哧,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鸭子说,妈妈你学这些想干嘛啊,我哪知道我想干什么啊。我明白,这一切已经构成病态。现在好了,病态学习狂被病本身纠正掉了。因为具体的病痛,精神体力不能支撑,我自然而然地停下了多数的枯燥学习和刻薄锻炼,人理所当然地慵懒下来,回到家能躺着就躺着,最多时候是在按摩椅上混着看看书报。这个戏码,我之前只允许自己在周末上演,平常晚上都不可以,总觉得应该端坐书桌做正事,正事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呗,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大的心障。
有很多事情,你觉得不能改变,非要怎么样不可,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个体力问题,包括学习包括感情包括工作,到了体力不匹配的时候,生活就简化到了维持生活本身,哪有那么多里格楞。叽歪矫情你也得有力气才行。
我年轻时候,有个好朋友也是工作搭档,价值观啊审美观啊这些大是大非的矛盾一点没有,唯一有点腹诽朋友的地方我觉得她太懈怠,对自己没有要求。当时我江湖上的奶奶还在深圳,我跑去跟她念叨觉得朋友过于懈怠,我奶奶说了段直到今天我才悟了的话。她说有些事,你要从体力上理解别人,人和人之间,体力是不一样的,你体力好,精力旺盛你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节奏有要求没问题,你不能要求人人都像你一样终日燃烧,人生燃料就那么多,燃料不那么充裕的人,会省着用,这就是差异,说白了,身体好的人就是比身体不好的人有优越感,这个优越感只能用来对内,不能用来对外侵犯别人的感受。我当时完全听不进去,觉得什么乱七八糟的啊,把主观的事都推到客观,不就是懒嘛。现在将近20年过去了,我在自己体力一夕垮掉之后,想到我奶奶的话,觉得她作为一个比我勤劳强迫症重十倍的人,能有这样的悟性,真是高。我属于那种只能理解自己际遇的人,自己没体力了,才能理解早就没体力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