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无论如何,这一段国产片繁华似锦,一部接一部强势亮相,新片都看不过来。如果这样的量变势头保持一两年,质变就不远了。
上周看完晕片《麦田》的媒体场,晕乎乎的,觉得必须看点实在的,就接着把《建国大业》看了。说实话,基本就是在看明星吧,真是往来无白丁,可以申请个吉尼斯纪录了,这时候显示出电影集权制的力量,任何国家,再大牌的导演,恐怕都不敢做这么王道的梦,在一部电影中,网罗所有想网罗的华人明星,豪华封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评论说,现在是中国电影的三国时代,中影、华谊、新画面三足鼎立,其中中影血统纯正,根红苗正,手握曹魏大军,韩三平就是携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孟德。作为一个半职业观众,我像所有影迷那样,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热衷于做数星星的游戏,出来一个角色,特别是反差大的,下意识地念叨,嘿,成龙!嘿,张涵宇!嘿,范伟!嘿,黄胜依!嘿,刘德华!嘿,黎明!嘿,陈道明!嘿,姜文!他们演什么角色已经不重要了,好玩点在于他们是谁,瞬间露面,瞬间消失的小角色,令到多数明星不足以施展他们的演技,所以他只能演自己,他们的作用对观众来说,就是他们的面孔和名字,如果换个没名没姓的演员,恐怕从头到尾都不会让人记得,日后成名,提起演过什么,观众连恍然大悟的劲头都没有。但在《建国大业》里,没有小角色,只有大明星。这样的模式当然无法复制,所以必须看一次。
众多明星中最帅的当属陈道明,那个潜伏在毛人凤手下的中共党员,身材气质,是所有男星中的NO.1,陈道明的确是牛者有其底,戏好,牌正,无人能敌,他就是不合作,不做粉丝集结工作,否则现在当道那些偶像,都不在话下。其他的明星坊间评价已经太多了,我也说不出什么新意来,总之这是一部电影中的春晚,豪华MTV,平台高企,吉祥如意,特例性决定意不在戏,票房好就是真的好吧。
《风声》也是上周看的。2003年麦家热的时候,我看了所有他的小说《暗算》、《风声》、《解密》、《军事》……家国道义,悬疑九转,惊心动魄,石破天惊,铁板撕裂,蚁穴破绽直捣人性底线……这类书和电影是我的低级趣味所在,无论国书美剧,都会玩命追随,可能是所涉及领域,跟自己的知识结构反差太大,自忖永远无法抵达导致的极度陌生然后极度吸引吧。
看过书之后再看电影,加上万恶的揭秘影评泛滥,恶果就是看电影的时候悬念大打折扣,因为事先知道谁是好人,失去了观影时命悬一线窒息快感。值得赞美的周迅和李冰冰之间的对手戏,女人之间的相惜和依恋,搅裹在利用和怀疑之间,人性倾轧,既堆砌又真实,表演其实抵达了一个高度的,这让人产生琢磨的兴趣,就是女人之间的爱恋可以成就什么样的因果。网上有个热帖影评,题目是《爱情是一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视角非常,奇文赏析一段:“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为人质情结,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王志文演得很有张力,先是拿盒饼干对晓梦说,我都在。行刑前,他抵住头发湿乱、眼神涣散、穿着吊带衬裙的晓梦,手掌死死地握住她的腰,咬牙切齿地逼她赶紧认罪。散乱而急切地目光,透露出他是多么不舍得亲手对她用刑,行刑时,背转身面露不忍之色。这就是一个刽子手的爱情。可能爱情大抵都是这样,为了对抗生命中的某种困境和捆绑,无论是寂寞,寒冷,孤单,世俗压力,贫穷,恐慌,空虚,不安……而产生了爱的需求。一个平和完满的人,是不会盲目在爱情里沉堕的……”该文作者干脆称《风声》是《暗算》的缩略版,女装版,拉拉爱情版。起码《风声》提供了这样的载体,让人有话可说。
小时候看英雄戏,总有点疑惑,就是革命者也是一介肉身,为什么能有牺牲自己,战胜酷刑,成全主义的意志,那种超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因为不理解,加上彼时的塑造手段脸谱话,所以总有点不信。随着年龄虚增,有了阅历和理解力,我现在很相信周迅、张涵予所饰老鬼、老枪们对主义和事业的忠诚,生死无惧,他们是有信仰的人。世间最坚硬的东西,就是信仰,万物缥缈,信者无敌。共和国甲子庆典时候,银幕上塑造和讴歌他们,作品繁多,人物林立,也是一种警示,信仰在江山在,残酷牺牲换来和平和盛世,永远不要忘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