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话题时代,什么都能成化话题,包括回家吃饭,这么句空话,都能沸反盈天。何况桑兰的保姆门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照片齐全,这下热闹了,各打三十大板的,同情桑兰的,检讨家政服务业的,声讨阶级压迫的……这叫发言汹涌。包括我,也是这无聊队伍中的一员。
这个事过程中的,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生活真相是多么不足与人道,桑兰本来因为保姆的事不顺心,上网念叨排解,结果引来了更多的不顺心,甚至堵心。众多议论,帮她说话的,帮保姆说话的,东一嘴西一嘴,各有立场,没有在口水里畅游的本领,真不要惹这种事。而事件中,雇主怎么样,保姆怎么样,家政公司怎么样,其实没什么可讨论的,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本来就是一个服务水平很低下的行业,本来就是一个巨大阶级落差同处一室矛盾尖锐的局面,加上桑兰身体的特殊性,这事能一儿一女,合成一个好字,非得化成两个天使不成。
撇开所有的是非不说,我心中对桑兰有深深的痛惜,她是高位截瘫的残疾孩子啊,生活对她来说有多难,我们能想象出来的,也不过是百分之一二,甚至千分之一二,健康人崴个脚都会觉得灾难在敲门,在真正的人生灾难面前,我们其实是不知道深浅的。四肢健全的普通人,关起门来摘下所有画皮的嘴脸,毫无修饰的言辞和举止,多少都会有些丑,不是说真实就是丑陋的,但的确是不宜开放和参观的,何况桑兰这样的身体,生活不能自理,微小事情都完全依赖别人帮助才能完成,焦虑甚至钻牛角尖那是必然的,这不是负面形象,是人性。她的公众形象调整得算不错的,显得豁达和坚强,如果在家里面对束手无策的生活,她也是永远这么容妆得体,神情安详,笑容灿烂,她就是圣女桑兰了。再说上网须谨慎,诉苦纯自辱。虽然个体的确存在差异,有人面对生活会有特殊的困难,但我的人生经历中,实在没忍住诉过几次苦,无论官场私情,没有一出不是自取其辱,没有人会同情苦主,活该二字是献给苦主的默认词汇。生活是用来美化的,苦只能偷着苦,说出来,就是辱。
我自己是用了N多年保姆的人,自认为总体还是向善的,能体谅人,不算苛责,虽然从来没对保姆满意过,同一个保姆一用七八年,全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我不认为这是人心换人心的事,好好相换很难,恶恶相交分分钟,因为雇佣关系太对立了,又是如此零距离。如果把细小矛盾冲突都写出来,遭到攻击也不会少,变态啦,刻薄啦,更年期啦,劈头盖脸的好听话我都能想象出来。更何况,桑兰不是我们这些一手持矛一手持盾的专业文字使用者,行文小心尽量周全,她在博客中对保姆的控诉因为愤怒和怨,言辞有很多漏洞,还有那些她贴的那些照片,显得很刻薄。捍卫保姆派会说,有点水印,有点灰尘,就这么不依不饶的,北京那么大的灰尘,谁家能纤尘不染啊。她的表达像个小靶子,授人以柄的地方很多。面对不满意的服务,桑兰她拿起的是一个她并不很擅长使用的双刃武器,自己显然受伤不轻。
我在国外的同学经常说我奢侈,家里还用得起工人。其实问题就是在这儿,廉价的劳动力,就是廉价的水平,如果真到了一般人用不起家政工人地步,那保姆素质就一定是不一般的,这个行业受尊重的程度也会提高,看看英国管家,那叫品牌。现在这个情形下,你用保姆只能无知者无畏,把自己的生活素质、卫生水平减低。当然你可以培训,如果你有培训大师的资质,而且自己懂家政,你就是家政业的福音,你们家保姆流动性越强,这个行业素质越高,从你们家流失出的保姆,都是好样的。我现在不用保姆了,因为我突然进化得什么都会了,我觉得培训保姆的工程,大于我自己劳做的工程,重要的是,少生很多气,自己做好做歹,是不会生自己的气的。如果花钱请的保姆给你胡来,肯定会一肚子气,谁都可能是桑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