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人是宇宙中的很小的组成,秉天地之气而生,必然受到宇宙万物的影响,当然包括太阳的控制。最近太阳异动,一场日全食之后,我身边的人类也出现诸多异象,其中包括连续听到辞职之动静,前后一共四名亲朋正式通知我: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我辞职了!我被留在电话的另外一头,或者饭桌的对面,目瞪口呆,张大嘴巴,陷入深深的不能思索状。
我说的辞职,不是指从流动性很大员工跳槽为常态的小公司,而是从那些巨无霸超稳机构中辞出,外人看来,放弃是很难的那种。我从小就是有这个毛病,听到谁进了哪里,门槛再高再炫,也没什么所谓,觉得你的能干与我无关;听说谁离开了哪里,辞别了哪里,就会很佩服。进入,需要力量和本领,放弃则需要勇气加更多本领,虽说有失才有得,但是得失的顺序不一定能衔接上,所以放弃就意味着风险。风险机遇的关系常常被拿来说事,其实呢,风大,险大,机遇也不一定大,听着就怕。所以总是会对敢放弃者,佩服得不成。这就像电脑系统重装一样,不重装也能用,只是系统垃圾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慢,人则越来越苟且,只要不崩盘,慢慢你也就跟速度所能提供的环境和平共处了。重装之后,才发现,原来还可以拥有这样的速度,但是速度的背后就是清零,新世界的重建,需要悟性和运气,你可能从此失去了之前的全面和便利,但是也可能因此拥有了新的优化机会,新的不可同日而语的配置,破立之间,气象万千。
上周我所在的媒体,做了个话题,叫我的第一份工,找不同年代不同职业的人,写自己打第一份工时的感受,我发现,几乎所有受访人员,都有换工作的经历,而不是像我父母给我灌输的那样,一份工作就是一生,但是换的结果呢,也不是人挪活那么简单。我当年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天南地北的学校乱填一气,宗旨就是离开北京(现在想想,傻不傻啊,北京欢迎你离开,赶紧的)。从来对我的各种作为无条件姑息的父母当时说了类似的话,在中国,职业是一生的事,一旦生成,调动难于上青天,报志愿别光顾着哪好玩,专业很重要的,比学校还重要。这类纲领性的话,现在看来,都不失真理,辞职、转行、调动……放在哪个时代,都不是小事,都可能个酿成大的祸福,但在我那个愣头青年龄里,是完全听不进去的,听进去也不消化,想起一出是一出,完全不吝。现在想想,可谓早不老实晚老实,所有瞎折腾的后果就是我过早消耗了自己的勇气,人到中年之后,变得无比求稳,无比回归,无比中规中矩,围绕着水平线上的波动看似大起大落,最后还是落了个相对平衡,真是没劲透了。所以才会很羡慕敢于挑战平衡的人。
离开大树遮荫积重难返的机构,离开有序的生活,甚至离开有固定收入的日子,未来再次变成未知数,生活从可以没遮没挡眺望到老,变成坐拥无数种可能,这本身舒服不舒服难说,刺激是一定的,刺激带来的抖擞感觉,想必很爽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