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慢的节奏

(2007-08-01 15:43:55)
标签:

美剧

韩剧

    
    专栏
     
    我的视觉和听觉是被美剧给惯坏了的,节奏要飞快,信息要瞬息万变,眼花缭乱没关系,要就是那种应接不暇的感觉,最好还有点弄不明白,时不时需要倒回来再研究一下。从《老友记》、《欲望都市》开始,到这些年的《迷失》、《越狱》、《绝望主妇》、《CIS犯罪现场调查》、《学徒》、《人人都爱雷梦德》、《24小时》、《英雄》、《整容室》、《格雷解剖》、《橘子郡男孩》……我为这些弦拉得很紧的美国娱乐垃圾贡献了无数黑夜——每天陷在那种让脑袋一秒钟不能放松的节奏里,这种嗜好相当于抽烟的直奔雪茄,劲小了不行。所以国产影视艺术品位什么的不说,光一个慢字我就受不了,本来凭着对张爱玲的无条件惯性追随,打算把赵文暄和刘若英的《她从海上来》看了,看了两张碟,简直抓狂,节奏慢的啊,眼睛对视都是七老八十的迟钝节奏,鲁迅讲话:间或一轮。古典隽永也不是这么个表达吧,我打着乘2快放,还觉得是慢动作播放,导演是不是得了慢病啊,放弃放弃。这些年,除了与《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我没看过一部国产连续剧,就是受不了那个慢。
    唠叨这么多,要说的是,我这么一个急三火四、口味挑剔的人,突然遇到另外一种慢,无可奈何、莫名其妙地就接受了。有次晚上和LINDA电头发,头发五花大绑的时候,LINDA把电视转到中央八,津津有味地看韩剧《乞丐王子》,说是天天追着的,个人娱乐重镇。我就跟着瞅了几眼,立马很鄙视,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发乎情止乎礼,人物关系复杂,但是猜也猜得出来,血缘啦,姐弟啦,伦理啦,日韩人就喜欢这些东西,类似桥段影视中百用不爽,我认为这是娱乐HI药中的初级货色。IINDA在现实里,比我性子急躁一百倍,居然能消受这种婆婆妈妈的东西,真是分裂得可以。而LINDA对我批判的反批判是,不懂欣赏生活真谛。啥真谛啊,娱乐不是请客吃饭,要刺激懂不懂。
    怪事发生,第二天晚上同一时段,我居然记着打开中央八,再次以不耐烦的心情,看了两集,第三天、第四天……不耐烦依旧,但是天天惦记,一直追到上周三还是周四大结局的时候,有事外出没看到,万般遗憾,生活仿佛失去了方向。这就是韩剧的魅力吧,把日子过给你看,过日子的人看了,可以切磋共勉;不过的人看了,可以望梅止渴。我是后者,所以碰上就没跑掉。如此通杀,高于美剧把人弄得紧张到神经错乱的境界。我的一个工作第一的同事,天天夜班后像强迫症一样看《24小时》、《越狱》之类,每每说看到肝疼,这是工作娱乐的节奏都太强了,我想她还是应该改看慢慢悠悠的《乞丐王子》这种,利于舒肝理气。
    个中区别,可以用日前谢世的电影大师伯格曼的一句话来打比方,他说:“很多艺术家都对混乱有特殊的需求。例如,费里尼,他经常使自己处于混乱的状态来刺激自己。”这是一种境界,就是混乱和刺激,能让人抵达一种玄妙的高度,或者说这是一种交换,用个体混乱换来精神快感和升华。这种东西对肉身来说,其实是伤害巨大的,无论是混乱和刺激的制造者还是观看者,都相当不滋养。韩剧要的不是这个境界,还是那句话,韩剧是把日子过给你看,那种慢悠悠,看似重复单调的日子,可以一直淡而有味地过下去,其实是有内在玄妙的,和国产电视剧那种傻慢傻慢不是一回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时空转悠
后一篇:越抹越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