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别人”的心态不再合时宜

标签:
赢别人容易服别人难校园 |
分类: 职场心理 |
“赢别人”的心态不再合时宜
(此文被人民日报《健康时报》转载)
某大学四年级男生许某,机械设计专业,上进心强,具有远大抱负。进入四年级后,班上的同学都在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许某感到自身条件较好,所以,一心想找一个工作环境好、收入高、发展空间大的理想就业单位。于是,许某精心准备了求职信,并在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上积极寻找相关信息。半年过去了,许某寄发了二百多份求职信,参加了五次大型的人才招聘会,与几家自己满意的单位接洽后,都没有被录用。
当得知同班几个同学已经与几个条件优越的单位签订了录用协议后,许某更是心急如焚,寝食不安。到了临近毕业的时刻,同意录用许某的几家单位都不如同班有些同学所找的单位条件好,不能满足他的愿望,因此,许某心里很不平衡,心想:“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都比他们好,凭什么找不到比他们好的单位?我非找一个最好的单位给他们看看!”结果原来想录用他的几家单位也与其他同学签了约,而许某到了毕业时也没有找到他所要找的“好单位。此时,许某已经筋疲力尽,情绪低落,甚至气急败坏。
上述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持有“赢别人”心态的应聘者。而这种心态让他技不如人,尝到了失败的苦果。
那么,什么样的心态是好心态呢?据《星洲日报》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近日应“Petra集体”创办人兼总裁诺锡卡的邀请到吉隆坡会议中心发表演讲时说,当整个世界相互依赖关系越来越强时,大家就必须改变凡事都要“赢别人”的心态,而以“互惠互利”的精神取而代之。
克林顿说,许多人都存有一种观念,就是凡事都要赢别人,跑要跑得比人快、知识要掌握得比人多、跳要跳得比人高;但在各国越来越依赖对方时,这种思想是必须改变的。他说:“不要忘记,当别人穷困时,我们必须付出代价,因为我们要帮助他们;当别人富裕时,我们则能有福同享。要赢,就要确保他人输的想法已不合乎时宜。”
以往我们通常受到的教育是:要与别人竞争,而且一定要不惜代价超越别人。其实,现在看来,的确有些可笑。是否可以超越别人,有时候真不是主观愿望能够决定的。没有一颗与人合作的心、没有团队互补意识、没有悦纳别人比自己强的勇气,其实,想超越别人很难。从无数职场案例不难看出:那些做出点事情、有点成绩的人,从来都是那些不想超越别人的人——而只想活出自己的风采,其实,正是这种活出自我、真我的意识,造就了无数职场成功人士——他们有特点、有区别于别人的东西。
不用克林顿讲不要“赢别人”的心态,在中国老祖宗的哲学中就已经有之,所谓:“有心插柳柳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即“赢别人”的心态就属于有心插柳,当然不成;那么不持有“赢别人”的心态,当然就要柳成荫了。
要想职场成功,我觉得不仅仅应该戒除“赢别人”的心态,同时,还要戒除嫉妒心态,否则,只有看着别人成功而生气的份儿,而没有自己成功、享受成功之后快乐的机会了。